冬修水利正当时 河塘清淤惠民生

全省2025年水塘河道联合清淤活动举行
广州日报 2025年02月13日 杜娟、穗河轩

挖掘机清理风水塘的底泥。

  文/杜娟、穗河轩

  图/苏俊杰

  岭南春来早,清淤惠民生!2025年2月11日正值元宵节前夕,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的水塘边、灌渠上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来自省河长办、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市河长办、白云区政府以及相关媒体、企业、村民、志愿者等组建的600余人义务清淤队伍,参加了全省2025年水塘河道联合清淤活动,吹响新春冬修水利的号角,掀起新一轮河塘清淤行动的热潮。

  从点滴做起

  共同参与河道清淤

  冬春农闲时节兴修水利,对水塘、河道等进行清淤,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既能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又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10月发布的广东省第2号总河长令——《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中也提出,在全省范围内高位部署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实现水畅其流、水清岸绿和重现桑基鱼塘之景。

  “开展河塘清淤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各方的力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黄志坚表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的机制,鼓励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清淤工作。”

  在当天义务清淤队伍中就有清淤志愿者黄生的身影,他和堂兄弟黄龙一起,在两年的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清理了广州的两百多条河涌,并将清理河涌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在抖音分享,收获了近6万网友的关注。黄生说:“随着一车车的淤泥被清理、一段段的河道被疏通,我感到无比欣慰,在分享短视频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粉丝,希望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水塘河道清淤活动持续下去,为绿美广东建设贡献力量。”

  环境变好了

  村民都非常高兴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几台大型挖掘机开始对龙岗村的风水塘底泥进行清淤。“清理风水塘之前要放鞭炮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龙岗村村民曾伯表示,“过去村里每年组织一两次灌渠清淤,几个人要干一两天才能完成,这么大规模的清淤活动还是第一次呢;还有大型机械对风水塘进行清淤,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好了很多,村民都非常高兴!”

  本次清淤活动采取人工+机械的清淤方式开展,对龙岗村风水塘、农田灌排沟渠以及周边河涌进行清淤,清理的淤泥按照就地就近原则堆放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清淤活动开始后,参与清淤活动的各组人员迅速到位,按照分工对责任范围内的沟渠、河涌等进行清淤。据了解,本次联合清淤活动完成水塘清淤1处,约6600平方米;农田灌排沟渠以及周边河涌清淤13公里。

  白云区水务局副局长李建表示,根据省市的工作部署,白云区全面梳理辖内所有河涌、水塘和灌渠的家底,编制了清淤工作年度方案,按照每年的任务清单进行河涌水塘的清淤工作。“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清淤,能使水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李建说,“此外,也能变废为宝,清理出来的淤泥营养物质丰富,经过检测没有污染后,经过简单翻晒可以作为种植土等回收利用。”

  持续开展清淤

  创新推行“五清”模式

  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在冬春时节适时分类实施农村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渔村港池、农田灌排沟渠、城乡内河涌、有关河道的清淤工作。此前已全面启动去冬今春(2024年10月—2025年4月)水塘河道清淤工作,计划在2025年4月底前谋划清淤项目1005个,其中清淤水塘537个,农田排灌沟渠258公里,河道556公里,清淤总量677万立方米;计划在2025年5月—2025年底前再持续清淤河道49公里,清淤总量220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2月10日,已完成清淤水塘306个、农田排灌沟渠197公里、河道362公里,清淤488万立方米。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在持续推进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中,建立河长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创新推行“河长‘领清’、部门‘联清’、统筹‘共清’、监督‘促清’、全民‘齐清’”的“五清”模式,推动清淤工作落地见效。同时正在积极探索新技术和处理方式的应用,例如,研发水下清淤机器人等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延长清淤产业链,提高清淤效率,最终减轻人力和资金投入。

  专题

广州日报要闻A6冬修水利正当时 河塘清淤惠民生 杜娟、穗河轩2025-02-13 2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