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清城际客运员杨桦将在新岗位上迎接挑战。 广州地铁供图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这个春运,广清城际客运员杨桦将再一次在新岗位上迎来“大考”。在嘉禾望岗地铁站经历了3年的大客流考验,他于2022年来到广清城际担任客运员,去年又来到广清城际北延线当“开荒牛”,如今又在新开通不到一个月的洲心站迎接春运。一次次进入“新岗位”,杨桦的“舒适圈”一步步拓宽;良好的服务也沿着轨道一路延展。
2019年加入广州地铁的杨桦,最开始在嘉禾望岗站担任站务员。嘉禾望岗站的客流居广州地铁线网前三,在这里历练了3年多后,他于2022年底申请从地铁转到城际,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接受新挑战。
杨桦进入城际的第一站,是广清城际客流量数一数二的清城站。客流多,乘客所需要的服务也更多更细。地铁通常是乘客刷卡或扫码过闸,不需专人值守闸机口,但部分城际乘客需要检票进站,如果遇上使用护照的旅客,还要进行人工录入。清城站很多时候都有快车和普通车同时到达站台的情况,杨桦起初一个人在检票口来回跑时,感觉难以招架。“我忍不住问师傅,客流量最大时,一趟车有成百上千人,怎样才能服务到位?”杨桦说,“他跟我说,越是人多,越是要尽全力服务好每一位旅客。要和旅客想在一起,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从地铁到城际,在嘉禾望岗站掌握的常态化客控经验和服务技巧,让杨桦面对突发客流时游刃有余。地铁大客流车站的绕行、铁马的摆放,对他来说都已形成“肌肉记忆”,使他能从容应对城际大客流。
杨桦发现,地铁的好做法也在城际上得到了推广。比如失物招领系统就从地铁延伸到了城际。在城际车站、列车上被拾到的物品,经工作人员登记后,可以同步在广州地铁与广东城际微信公众号上显示。
去年,杨桦作为“开荒牛”,参加了广清城际北延段开通筹备工作。为了准确摸清乘客需求,他和同事们前往终点站附近的省职教城进行出行调研。“我们准备了将近1万份问卷,汇总数据后,对列车开行计划进行调整,并与相关管理单位和院校积极沟通,更好地匹配师生出行需求。”
杨桦现在工作的洲心站,是去年12月28日开通的广清城际北延线上的一个站点。杨桦介绍,在大客流应对上,车站提前进行了演练。“真正的大客流预计在除夕之前出现,我们已作好准备。”
“我忍不住问师傅,客流最大时一趟车有成百上千人,怎么才能服务到位?他跟我说,越是人多,越是要尽全力服务好每一位旅客,要和旅客想在一起,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杨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