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每年三成新增保费用于投资A股

广州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王楚涵、赵冬芹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了关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指标: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等,并对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赵冬芹

  1月22日,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了《实施方案》的几大要点。

  今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实施方案》明确了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每年将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在保险资金入市方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透露,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在机制上将更加灵活,春节前将先批复500亿元,马上到位投资股市,“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基金规模。”

  这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吴清表示,本来是个“长钱”,但是考核周期过短就难以长投,通过考核周期调整,能够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吴清表示,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吴清说。

  分析: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保险、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不断疏通。”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分析,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主要有三:一是股价波动为市场常态但业绩考核周期过短,二是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有待完善以吸引“长钱长投”,三是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等监管压力。

  陈福指出,《实施方案》对疏通前两个卡点堵点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第三个,近年来监管部门通过下调权益风险因子等举措进行了有益探索,预计未来仍有政策优化空间。陈福表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增量资金接力,市场活跃度有望再回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姚泽宇分析,《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有助于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

广州日报经济周刊·焦点A11每年三成新增保费用于投资A股 王楚涵、赵冬芹2025-01-24 2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