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混元杵、奎星笔、虎符铜砭 药线点灸疗法、棍针经筋疗法、刺熨疗法……

武侠“药王谷”照进中医药夜市

广州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姜永涛

中药棒棒糖

一号难求的专家出现在夜市。

杵针

毫火针

  七曜混元杵、奎星笔、虎符铜砭,这些出现在神话传说或者武侠小说里的物件,竟然都是中山市中医药健康夜市上的特色治疗工具,而且市民可以亲身体验,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5月起,中山市在省内首创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27场,吸引了10万人次参与活动,大大提升了公众的中医药素养。在最近大寒节气举行的活动中,中山市“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项目正式启动,计划用5年时间,争取遴选引进100项以上中医特色疗法,挖掘筛选1000个疗效明显、群众公认的中山本地传统验方。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通讯员罗嘉慧、曹水和、何金钊、黄琳

  以二十四节气时令为主线开中医药夜市

  张先生前段时间打篮球过度,腰部酸痛,休息后也没有缓解,他在逛中山市举办的中医药健康夜市时,“偶遇”一个异常热闹的摊位:运动针法。这种疗法是针刺与运动的结合,针刺得气后,医者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来调动患者自身潜能的一种疗法。“一次治疗后,感觉腰部活动度大为改善,疼痛也消退了大半。”张先生说。

  不用到医院,患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中医药疗法,如此“夜市”当然备受欢迎。据中山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谭家颖介绍,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动以二十四节气时令为主线,在每个节气前后开展,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安排,每个节气前后开展一场。活动结合节气时令养生、卫生健康宣传日等宣教工作要求,“我们按需增设部分功能区,做到场场有惊喜。”谭家颖说,每次活动均由中山市中医院牵头,全市各医疗机构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名中医专家积极参与出摊义诊,展示各项中医药特色技术,现已服务近10万人次市民及游客。

  一号难求名中医现场开诊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中医药健康夜市常态化设置名中医义诊区、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区、中药材辨识区、智能中医体验区、中医药产品体验区、康养互动区、中医药科普区及药食同源品鉴区等8个功能区。

  名中医义诊区邀请平时一号难求的省市名中医,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区开展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毫火针疗法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科普区通过“中医四诊仪”等中医药诊疗辅助设备让群众感受中医药智能科技的奇妙,中药材辨识区让群众辨识中草药,亲自制作中药香囊,药食同源品鉴区让群众品尝中药茶饮、药膳糕点。

  此外,现场还有志愿者化身中山文创中医药吉祥物“小杏杏”“小林林”与现场群众互动,制作“中医药夜市IP团扇”,向市民游客提供印章打卡,现场派发宣传单、小礼品等。夜市现场引入本土中医药知名企业、连锁药业、餐饮商家,展示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医药成品、药膳糕点、健康零食等,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

  夜市爆款产品层出不穷

  “良药必定苦口”?未必!在中山市中医药健康夜市上,中山市博爱医院推出两款可口的甜品:“健脾消食”中药棒棒糖、“清肺止咳”棒棒糖,成为夜市活动当中的爆款产品之一。专家介绍,这两款“棒棒糖”,是中山市博爱医院结合本地多热多湿的气候特点,同时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症状以及家长患儿的需求,使用道地药材为原料,对中药服用方式加以创新,将膏方固化成“棒棒糖”形态,使苦口的中药变成可口的甜食。

  记者了解到,夜市上类似的爆款产品还有很多。譬如,中山市中医院专业医师操作的“毫火针刺法”,现场展示中医传承针术治疗色素异常性疾病、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梅花针扣刺头皮及毛囊,促进毛发生长;纯天然中草药精制而成的中药面膜,壮医特色疗法(滚蛋疗法)将鸡蛋与药物同煮或者浸泡,根据病情选择穴位,将鸡蛋在患者身体有关部位反复熨疗,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使用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奎星笔等特性工具的杵针疗法,不刺入皮肤肌肉之内,无疼痛之苦;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棍针拨筋疗法、火龙罐、岐黄罐等多种特色中医疗法,都让参与活动的市民大呼过瘾。

  谭家颖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中医药健康夜市公益活动,让市民群众体验到中医的实惠和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使更多市民懂中医、用中医。”

  挖掘“百技千方” 汇聚民间绝技

  记者了解到,在最近一期大寒节气的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动现场,中山市同时启动了中医药“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启动仪式,首批遴选的钱卫东等4位专家一一登台,现场展示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棍针经筋疗法、针灸刘氏刺熨疗法、中医背诊疗法等4项中医药特色技术疗法,充分展现了民间传统中医药技术的独特魅力,获得现场观众众多好评。

  中山市将挑选展示性强、疗效明确的独特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新媒体平台、中医药夜市上进行展示,并与各地开展交流合作。对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疗效突出、具有系统理论支撑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技术持有(传承)人,可扶持其建立相应的技术传承工作室,对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的工作室给予经费支持。中山市还将筛选符合条件的技术、验方进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以加强对中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抢救性保护、系统性传承、有效传播与发展。

  何为“百技千方”

  中山市“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项目由中山市中医药技术中心、中山市中医药学会等多家学会联合媒体,计划用5年时间,争取遴选引进100项以上中医特色疗法,挖掘筛选1000个疗效明显、群众公认的传统验方。

  记者了解到,对纳入“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的技术、验方分别列入中山市中医药“百技千方”名录,并在权威媒体或各级中医药学会论坛上予以发布;对无偿贡献验方、绝技并纳入“百技千方”工程的持有人除授予“优秀中医药技术贡献奖”荣誉证书外,视贡献大小给予适当资金奖励;对百姓赞誉、技法疗效显著的中医特色技术推荐至媒体开展专题报道。

  对列入中山市中医药“百技千方”名录的验方类、技术类项目,详细记录功能主治、适应证、禁忌证等内容,验方类持有人愿意公开成分的予以记录,不愿意公开的鼓励其尽快培养继承人;优先推荐技术、验方持有人(传承人)通过师带徒、定期坐诊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传承与发展。

广州日报广东A9武侠“药王谷”照进中医药夜市 姜永涛2025-01-24 2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