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代表联动 催生绿美“钱”景

广州该案例获评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广州日报 2025年01月14日 魏丽娜

赤坭镇瑞岭村。

代表助力推进瑞岭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图为瑞岭村改造后的绿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李美玲

  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制约盆景产业发展的原因;200余次走访中,找准了产业不兴、农民不富的问题;村屋微弱的光亮下,代表们倾听村民的心声……

  聚焦“百千万工程”,朱意琴、胡志仪、赵超文、姚标民等四级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后提交高质量代表建议,推动赤坭镇瑞岭村大力发展盆景等乡村特色产业,用全产业链激活“绿美经济”。

  这一案例日前获评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赤坭镇瑞岭村位于广州花都区西北部,被誉为“岭南盆景之乡”。

  “瑞岭村种植盆景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产值不高,树种出来就卖,没包装、没文化,更没品牌。”在广州市人大代表、花都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胡志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记满了盆景产业的情况。

  她与广东省人大代表、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朱意琴,花都区人大代表、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花都区赤坭镇人大代表、瑞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标民等省、区、镇人大代表通过开展盆景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区、镇、村和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力求真正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为推动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夜幕降临,村屋里发出微弱的光亮,但朱意琴、姚标民和村民们却未入眠,他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盆景产业如何更好发展。

  面对厚厚一沓意见建议,胡志仪代表认真梳理研究,认为发展盆景产业需要配置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以建设科研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为此,她领衔提出《关于加快“点状供地”政策落地使用的建议》,建议简化“点状供地”审批程序,优化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手续,确保市每年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指标落地。

  这份代表建议被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和花都区政府采纳,在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瑞岭村制订了村庄建设和发展规划,腾出集体建设用地供盆景产业发展。

  发展瑞岭盆景产业不能只有“硬件”。对此,姚标民代表提出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盆景产业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迅速落实。

  截至2024年,“广东技工”盆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批盆景大师工作坊(室)相继在村里建成,吸引6批近60名国家级、省级知名盆景艺术大师入驻,至今共培养了盆景技师2000余人,帮助489名农户顺利通过花卉栽培考核。

  为适应电商行业发展,先后培训近300名电商从业人员,组建了33个直播团队,开展了132场直播活动,发布了100多条短视频,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促成盆景苗木销售额近1.5亿元,使盆景远销到欧盟成员国。

  如今,瑞岭盆景产业线上销售额已达3亿元,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都得到了极大提升,瑞岭村获得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的称号。

  在代表们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接续奋斗下,花都区赤坭镇全镇花卉、盆景种植面积超5万亩,从业人员超2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广州日报2025广东两会·在现场A2四级代表联动 催生绿美“钱”景 魏丽娜2025-01-14 2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