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30日 崔 珏

  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将制度建设置于重要位置,以改革完善制度机制、以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以治理能力保障制度效能。制度建设是改革不断推进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制度建设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与深化改革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就国家根本制度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深化改革是克服制度的滞后性、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改革的每一项成果,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机制加以巩固。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又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保障。改革在不断克服现行制度和体制机制弊端的同时,不断促进各领域制度的创新。可见,制度建设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制度建设与改革过程始终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既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目标和路径推进,又要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建设强调系统性和协同性。我国改革开放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为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影响其他改革的效果,都需要其他改革的协同配合。只有把握带有根本性、联动性的核心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才能开拓改革新局面,赢得发展新优势。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开放面对更多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部署改革举措要注重系统集成、坚持系统观念、作出系统部署。制度建设同样要加强系统性、协同性,力求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制度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度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度建设是建立、发展、完善的过程,用制度建设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要用制度建设发掘进一步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改革奔着问题去,制度建设也要围绕问题展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特别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要面对社会领域、民生领域的巨大制度需求。

  制度建设是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过程。破和立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破和立都要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来推进。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领域制度建设,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势必更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A12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 崔 珏2024-12-30 2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