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冬”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20日 蒋幸端

   水乡冬至美食冬团

   好吃的萝卜粄

   米橙

村里的大树下,阿姨们聚在一起制作冬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通讯员陈惠娟、曾士豪、刘应林、吴沛文、大岭山宣

  明天是冬至。和往年一样,东莞人早早就开始准备各种各样的传统特色冬至美食,冬团飘香、米橙香甜、萝卜粄美味……大街小巷里,不时飘着诱人的香气,节日氛围日渐浓厚。

  冬团飘香

  “做冬”是我国南方传统习俗。冬至这天,东莞水乡道滘人的习俗是吃冬团。

  冬至前夕,走进道滘镇的大罗沙村,沿着蜿蜒的河道漫步,热闹的欢笑声便已经传至耳畔。只见一群阿姨围坐在树下的桌旁,有的忙着炒制香甜的豆馅,有的细心地揉搓着糯米粉团……大家有说有笑地合力做冬团。

  英姨是制作冬团的熟手,只需30秒,一个漂亮的冬团便在她的手中诞生!每年的12月,因为要做冬团迎冬至,她都特别忙碌而充实。虽然天天忙里忙外,但是她很享受这个过程,英姨说:“吃冬团寓意着全家团圆、幸福美满。”

  据介绍,冬团有甜和咸两种,甜馅是爆米花、花生、糖;咸馅是眉豆、盐等。新鲜出炉的冬团香喷喷的,表层软糯,里面的馅料无论甜咸都不腻,非常美味。

  米橙香甜

  冬至临近,大岭山镇也开始弥漫着一种特别的香甜气息,那是客家米橙独有的味道。米橙寄托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打米橙,打不成,捧个碗,通厅行……”这是大岭山客家人从小传唱的童谣。在过去,米橙是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小吃。做米橙三十多年的耀婶说,以前家里到了冬至都会煮十几斤糯米,晒好留到春节前几天打米橙,那是小孩子盼了一年的快乐。在做米橙的过程中,小孩子都会围在大人旁边,盼着提前吃点又甜又脆的“边角料”。如今,米橙不仅是大岭山客家人的心头好,客家米橙制作技艺更成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岭山连平村耀叔、耀婶的加工厂里,制作客家米橙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尤其是膨化和融糖这两个核心技艺,更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自操刀,才能确保米橙的口感酥脆、甜度适中。

  近年来,大岭山通过设备升级,让客家米橙这一传统小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耀叔、耀婶做米橙三十多年了,刚开始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每年手工打100多斤糯米,忙得不可开交。后来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加入现代化设备,逐步从每年需要准备四五百斤糯米增加至两万多斤糯米。

  萝卜粄鲜美

  近日,大岭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镇妇联、总工会、图书馆、农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浓情冬至 粄香四溢”萝卜粄制作亲子活动。

  活动现场,在志愿者的讲解和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萝卜粄在大家手中诞生了。随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萝卜粄出炉,大家被萝卜的甘甜和虾米的鲜香气息所包围,那诱人的香气和色泽让人垂涎欲滴。咬一口下去,萝卜粄软糯的口感、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层次感让人回味无穷。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21美味的“冬” 蒋幸端2024-12-20 2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