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与24家校企签订合作协议——

多元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19日 马骏

第二届东莞市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交流大会在松山湖科学城举行。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骏摄影报道)昨日,第二届东莞市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交流大会暨2024工业软件人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松山湖科学城举行。东莞与12家高校共同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并与12家企事业单位签署试点培养协议,莞港澳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莞台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市示范性工业软件学院一并揭牌成立。

  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人才培养

  本次活动由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东莞市委、市政府主办,并由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共同承办。活动以“引领卓越、智创未来”为主题,推进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东莞卓工研究院”)多元联合培养交流合作,探讨卓越工程师在智能制造行业、工业软件等大湾区重点产业领域的培养路径,为东莞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

  当天的活动现场,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钟靖平代表东莞卓工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随后还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事业单位签署试点培养单位协议,囊括了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软件、新材料等领域的标杆企业。此举旨在通过整合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优势资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有目标的成果转化。

  随后莞港澳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莞台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市示范性工业软件学院一并揭牌成立,标志着东莞与台港澳地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大咖共论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

  如何全面提升该市工业软件领域的人才质量和数量,打造优质的工业软件人才生态环境?活动期间,东莞市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主任、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袁华强对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的实践成果作了全面总结,并强调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涛,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北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全面深化有关改革措施。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组长徐晓飞,深入剖析了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的挑战,并强调了产教融合在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建议和措施。他提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我国软件工程领域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此外,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前沿与高新技术科副科长韩晓燕还详细介绍了《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等新政。其中《若干政策措施》共10条措施,包括了科学建设、产教融合、东莞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实施细则》则进一步细化了10条措施中卓越工程师项目、人才创业项目的具体内容。意在打造优质工业软件人才生态,提升东莞工业软件领域的人才储备质量。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9多元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马骏2024-12-19 2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