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国风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筑,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以及建筑的交融,不少市民游客都喜欢在此漫步。新华社发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义工陈雨莲、马腾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陈家良
澳门街坊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的全力支持和特区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门GDP增长超过6倍,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连续17年向居民“派钱”,广大澳门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2019年重阳节,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收到一份特别礼物——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回信,这是他们十年来第二次收到习主席的信。一边是澳门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另一边是来自中央的殷殷嘱托,都在展现“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越、邹峻、曾毅、雷与虹、李慧婷、马俊贤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知锋、廖雪明、王文宇、莫伟浓
统筹/毛玉西、党建军、薛琰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义工陈雨莲、马腾:
两封回信承载殷殷嘱托
成立于1983年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街坊总会”)被称为“超级居委会”,从三个月的婴儿到百岁老人都能提供服务。2009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视察澳门期间,曾到中心亲切看望。“因为当时见到习主席很开心,也很紧张,没有多说些什么。习主席回去后,我们就想不如写封信给习主席,向他汇报澳门回归十年来的发展。”颐骏中心义工陈雨莲回忆说,“没想到习主席会回信给我们,收到回信我们都很开心!”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时,颐骏中心的老人们再次萌发了给习主席写信的念头,义工马腾是执笔者。“因为我是教书法的老师,大家就推举我来写。”马腾表示,接到写信任务时,内心有点忐忑,“经过商议,大家决定以家书的形式写信。”她们在信中写道:“回归以来,澳门上演了一幕幕由简朴小城变身繁华都会的精彩故事。我们如今过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
这封信发出后不久,回信就来了。老人们收到回信的那一天,正是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封回信是习主席给我们最好的重阳节礼物!”五年过去,陈雨莲对于当时大家兴奋地拿着回信互相传阅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习主席鼓励我们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继续做好澳门养老、社会服务工作。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脑子里。”一直以来,以陈雨莲为代表的老年义工们坚持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青年人。如今已经80岁高龄的陈雨莲仍坚持参加义工工作。陈雨莲见证了澳门的沧桑巨变,“有国家的支持,才有澳门如今的经济发展成果!”
2024年12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颐骏中心,看到书法班长者们纷纷拿起笔写下庆祝回归的字句。陈雨莲表示,距离她上次见到习主席已经过了15年,得知习主席即将再次到访澳门,她十分期待。马腾表示:“我们肯定还会再给习主席写信,向习主席讲述澳门的发展与变化,聊聊澳门市民的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陈雨莲与颐骏中心的义工们举行了大量的庆祝回归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向青少年讲述澳门回归前后的故事。陈雨莲说,澳门回归前的经济情况很差,青年们很难找到工作,治安情况也不好。澳门回归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澳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些都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一国两制”方针。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
澳门最大“居委会”架起民生沟通桥
青茂口岸附近,一栋八层高的大楼静立在路旁。“这栋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社区服务大楼于2006年建成,2007年启用。”吴小丽表示,这是她加入街坊总会以来印象深刻的感动瞬间。自此,街坊总会一改往日办公场所简单的面貌,八层楼仅有第四层为办公场所,其余均向公众开放提供服务,包括多功能礼堂、羽毛球场、舞蹈室、图书馆等。
说起街坊总会的历史,吴小丽说,澳葡政府管治期间,澳门居民大多生活不易。大家为了相互扶持,1983年12月30日,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正式成立。经过四十多年发展,街坊总会如今已建立28个基层街坊会,服务中心超过30个,为市民提供托幼、安老、医疗、教育等服务。
在吴小丽看来,街坊总会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区里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情况,街坊总会可以作为‘润滑剂’,在矛盾萌芽时就解决。一些政府部门也直接到社区里向街坊解读政策、收集意见。”吴小丽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少澳门居民到大湾区其他城市生活,街坊总会也开始走进大湾区。2018年11月,街坊总会中山办事处在三乡镇挂牌成立,这是街坊总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的第一个办事处。其后,2019年入驻横琴,2021年入驻拱北……“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在。”吴小丽这样解释街坊总会的持续拓展,“在横琴,我们不只为澳门居民提供服务,只要是在横琴创业、工作、生活的居民,我们都会提供服务。”
吴小丽希望,未来街坊总会继续在社区中发挥作用,并推动提供的社会服务向专业、多元的方向发展,着力开发数字化服务平台,更好、更精准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陈家良:
见证澳门新一任行政长官候任人的产生
2024年10月13日上午11时许,这是澳门又一个重要时刻。岑浩辉以394票高票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候任人。陈家良是岑浩辉竞选办公室副主任,全程见证岑浩辉的当选。
“当时,我是非常激动和开心的。”陈家良提到,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历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都是坚持爱国爱澳、施政为民的。在他们和市民的努力之下,澳门在“一国两制”优势下行稳致远,发展越来越好。
陈家良回忆,接到岑浩辉邀请加入竞选团队时,两人的沟通非常顺利,“他说我作为澳门很有影响力的民间社会服务团体的理事长,长期与社会广泛联系,与居民接触,亦积极参政议政,可以帮助他在竞选时了解社情民意。”陈家良告诉记者,他觉得这是很光荣、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答应了岑浩辉的邀请。
竞选期间,岑浩辉团队在47天内走访、接待108个社团,接触各阶层人士2194名,由不同途径收集2200多条意见建议,陈家良深度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岑先生仔细聆听各方的诉求,对一些问题及时作出了反馈,也给出了相关建议。”陈家良提到,社团和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非常到位,关心身边的环境建设、关心澳门未来发展动向以及如何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
此前,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关规定,包括陈家良在内的11位人士已接受邀请出任行政会成员,本月20日将宣誓就职。行政会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对于未来如何帮助岑浩辉完成工作,曾担任第五届行政会委员的陈家良表示已积累相当的经验,加上自己在街坊总会和此次在竞选办的工作,相信可以做好居民和政府间的桥梁,为岑浩辉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建议。
澳门青年摄影家官宏滔:
用艺术创作定格琴澳两地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多元回响”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琴澳青年艺术联展10月30日在澳门举行。在展览现场,记者见到了澳门青年摄影家官宏滔。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95后”,热爱摄影的他于2014年前往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主修数码媒体及辅修摄影,并于2020年回到中国创业,从事艺术创作与策展工作。
今年,官宏滔参与了很多艺术交流项目,本次艺术联展正是其中之一。展览汇集了30位内地和澳门艺术家的73件作品,彰显青年艺术家的创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丰富性和现代活力。在现场,观众们感叹:“澳门青年做出了这么有意思的作品!”官宏滔听到后坦言:“一直以来,我希望探索如何在呈现青年多元艺术的同时传承中国文化,我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目前,官宏滔生活在珠海,其公司注册地在横琴,他深感两地关系日益紧密,“国家给予澳门很多支持,许多合作方也会耐心支持澳门青年创新创业。澳门融汇东西方艺术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对青年创作者而言,未来有很多新机遇。我们应该更积极通过自己的创作讲好我们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季先峥:
以澳门为桥联通中葡经贸发展
“澳门回归后不久,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就商定在澳门设立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下称“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季先峥表示,作为以经济合作及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经贸论坛,中葡论坛不仅加强了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发挥了澳门联系中国与葡语国家、深化彼此全面合作的平台作用。
2024年,季先峥作为秘书长,参与筹备并出席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前后8个月的时间里,有两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中央政府各部门与澳门特区政府同心协力;二是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季先峥表示:“中葡论坛增进了政策沟通与彼此信任,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也为澳门中葡平台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好。”
谈及未来,季先峥表示,接下来中葡将扩大合作规模,拓展新兴领域,如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澳门建设中国—葡语国家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在澳门建立中国与葡语国家视听合作机制等。
美高梅文化艺术高级副总裁郭蕙心:
从兽首再临澳门读懂中华情怀
今年11月15日,由保利文化与美高梅联合打造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正式揭幕,首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海洋考古为线索,带领观众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展览最大亮点是放置于博物馆中央的四件圆明园兽首原件——猪首、猴首、牛首和虎首。
一直以来,圆明园兽首作为流散文物,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2003年9月,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把价值600多万元的圆明园猪首铜像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2007年9月,何鸿燊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希望带动更多人保护中国文物,增强爱国意识。2019年11月,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何鸿燊决定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兽首们的回归之路,无声地见证着澳门与祖国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民心相通的历史。
“在为博物馆定位与布置首展时,我们希望可以利用澳门中西文化桥梁的优势,利用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让博物馆成为一个连接点,透过多种创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文化。”美高梅文化艺术高级副总裁郭蕙心表示。
澳门籍中大学子石炜欣:
在广州读懂百年中大与澳门情缘
2024年11月12日,是中山大学百年华诞。而中大与澳门的缘分,也要从百年前说起。在中大新闻传播专业就读的澳门籍大三学生石炜欣,是入学后才慢慢了解到中大与澳门的深厚缘分的。原来,亲手创办中大的孙中山先生曾在澳门行医济世、从事革命活动,澳门是他走向世界的门户。中山医学院老院长、“红色医生”柯麟,在澳门的十余年间,一边行医、一边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在澳门建立起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如今澳门爱国爱澳的社会氛围奠定基础。
在中大,石炜欣认识了来自祖国不同地方的同学和老师。她与舍友林美琪成为好友,两人经常一起吃饭、去图书馆看书、交流学习心得。林美琪觉得,与石炜欣的相处非常融洽。近年来,中大通过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等与澳门高校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续写百年故事新篇章。石炜欣也希望在中大挖掘自己的无限可能,未来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说25年澳门成绩单
回归祖国后,澳门GDP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增长超过6倍。
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
1999年至2023年,澳门失业率从6.3%降至2.7%。
1999年至2023年,澳门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不足5000元升至1.75万元。
2023年,澳门居民人均存款超100万澳门元,人均住房面积超20平方米。
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83.1岁,其中男性80.3岁、女性86岁,位居世界前列。
澳门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教育福利在亚洲遥遥领先。
澳门连续第18年向居民“派钱”:“现金分享计划”自2008年首次推行,已累计发放17次(截至2024年),2025年将继续实施,永久性居民每人获发10000澳门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6000澳门元。
在202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富有国家(地区)排名中,中国澳门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