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胜游——肖洪波·欧阳荷庚书画雅集(宜春)特展

广州日报 2024年11月30日 梅仕灿

《寻幽图》 指掌画 肖洪波

《石涧清音》 指掌画 肖洪波

《题肖洪波指掌画》 书法 欧阳荷庚

  2024年11月30日—12月25日,江山胜游——肖洪波、欧阳荷庚书画雅集(宜春)特展将在宜春市九三学社宜春书画院展出。不久前,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办过两位艺术家的联展,展出75件精品力作,共同为羊城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此展应邀回到家乡,作汇报展出。

  肖洪波,对指画技法形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他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指法,扩展为指、掌、臂三者综合运行,不仅丰富了表现手法,更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韵味和旺盛的生命力。

  欧阳荷庚,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他以辨识度极高、独具艺术语言的书风享誉书坛。他的书法,深受传统经典的浸染,又融入了时代审美元素,在看似稀松平常的书写中总保持着一份莫可名状的勃勃生机,朴茂而鲜活。  

  指掌为笔写风流——肖洪波的指掌画艺术

  指画始于唐,显于清,近现代日渐式微,目前,已纳入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范畴。肖洪波先生即是这样一位身负使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指掌画家。

  一是名师亲传。肖洪波是现代指掌画肖增烈先生的亲侄子,自少及长跟随叔父,既作书童又作学徒,受其叔父耳提面命,系统学习掌握了指掌画的各种技艺,如指、掌、臂、肘的运作方法,摸、擦、推、拉、点、压、滚、扫、弹、勾、吹、吸、流、喷、刮等独特技法,以及意先、墨惦、手疾、连结等创作心诀,打下了扎实的指掌画基础。1995年肖洪波曾陪同叔父肖增烈游历长江,探险长江源头之雪原冰川,有幸亲睹叔父创作170米巨幅长卷指掌画《万里长江图》,启功先生欣然于卷首题画名。肖洪波无疑是肖增烈先生真正的入室弟子,肖增烈对艺术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道法自然的艺术理念、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他艺海游楫。

  二是名家熏陶。肖洪波是一位古道心肠的性情中人,一直耽情于文化和艺术。为夯实美术功底,他曾向萍乡名家李志刚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1992年肖洪波又在江西师范大学艺术专业进修,得到艺坛硕宿彭友善先生的指导教诲。2008年,他在广州创办联通世界华人的广东侨界文化艺术馆,该馆曾为广东省侨联十大文化交流基地之一。2015年在宜春创办宜阳画院,2018年更名为九三学社宜春书画院。2021年又在南昌成立江西昱昇陶瓷美术馆及江西九三学社书画院。因为这些创举,肖洪波得以广交艺术名家,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如以荒原壮阔著称的许钦松、以积墨山水著称的来支钢,以焦墨山水著称的赵剑溪、以焦墨画松著称的刘爱民等书画名家,均曾对他给予过启迪。

  三是名山启慧。肖洪波是萍乡人,经常往返于萍乡、宜春之间,武功山、明月山的巍峨雄姿和缭绕云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给他以美的启迪和创作灵感,成为他指掌画的主要取材源泉。他也经常邀请国内书画名家到武功山、明月山采风写生。对肖洪波而言,“天下名山尽如画,寄情唯有两山深”。其画作不少均直接冠以“武功”“明月”之字眼,如《武功山览胜》《明月山探幽》等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山水画给人们的情感体验,既丰富又深厚,既多元又独特。拙见以为,欣赏和品评山水画,上上在气观,其次在韵观;中上在意观,其次在境观;下上在技观,其次在景观。肖洪波的指掌画主要是水墨山水画,虽然作品尺幅不大,但魅力很强。我每每看到他的作品,时有感悟题咏,总计竟达十余首。这或许也说明他的画作营造出的意境,同时弥漫着生动的气韵和充沛的气息。如从“气观”而言,在肖洪波的指掌画中,似乎流淌着三股“气”。

  一是可嘉之才气。肖洪波经商办企业之余,寄情艺事,于繁荣地方艺术文化和提升自身艺术水平方面,均成绩斐然。即便于纯粹健身养性的爱好,如武术、器乐等项,他都有颇执着的坚持和颇专业的表现。这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博达开阔的胸襟气度,使他在创作中能够通过立意、构思、造境、烘托等优化作品的格调和气息,进而使之消除匠气而增益文气。

  二是缭绕之仙气。肖洪波指掌画的主体视觉效果是云雾缭绕,一派仙气。拙作《题肖洪波指掌画》云:“缈缈云天外,重山若有仙。仙人何处在,雾起漫危巅。”这种云遮雾绕且远离尘气、令人遐想的山,大抵就是国人好驻足云雾之境前冥想神游的文化心理所在,也正是肖氏指掌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三是淋漓之元气。古代先贤认为,气乃“自然之体”,天地万物统一于气。而山水画之生命尤其在于气韵,气韵生动则优,气衰韵俗则劣。肖洪波之指掌画有一股生生不息之气,从画作境象中洋溢而出。而正是这股淋漓之气,给人以清新、郁勃、激昂的感染,这不正象征着时代气息么!

  文/梅仕灿(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

广州日报美术A7江山胜游——肖洪波·欧阳荷庚书画雅集(宜春)特展 梅仕灿2024-11-30 2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