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南华寺迎曹溪博物馆奠基

珍贵文物走出藏经阁 走进大众视野

广州日报 2024年11月15日 卜瑜

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千佛袈裟”。

“可饭千僧”的元代千僧锅。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文静摄影报道)近日记者获悉,曹溪博物馆奠基仪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韶关南华禅寺举行,标志着南华寺所珍藏的国内外罕见的文物珍品,包括3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即将迎来一个专业而周全的“新家”。

  作为素有“岭南禅林之冠”美誉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自建寺至今已逾1500多年。鲜为人知的是,南华禅寺珍藏着自北齐以来的历代文物多达500多件,其中不乏国内外罕见的珍品、孤品,更有大量的国家一级文物,犹如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作为这些珍贵文物未来的“新家”,当天奠基的曹溪博物馆占地4.4万平方米,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49万平方米,其建筑未来将以“叠影层峦”之姿、“飞檐反宇”之韵,傲然矗立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据介绍,博物馆计划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先生主持设计,总体布局巧妙融合了“深山藏古寺”的禅意与“唐风禅意”的韵味。三个专题展厅与一个多功能厅交相辉映,展现我国传统建筑“如鸟展翅,如翚飞翔”的灵动之美。

  去年11月,南华禅寺首次开仓晒宝,举办了“千五春秋,百代传承——南华禅寺历史文化展”。武则天赐的圣旨、北宋木雕罗汉像、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的铜佛像等53件(套)历代珍藏文物首次亮相,便惊艳了世人。

  据了解,南华寺所珍藏的北宋木雕五百罗汉像群中之360尊,为目前国内所能见到年代久远且较完整、规模宏大者。最难得的是其中有154尊造像座的正面刻有清晰可辨的铭文,这让人们能考证其雕造的准确年代、匠师、舍造者和组织者姓名。这为学者研究南华寺的历史和广州北宋时期的城坊建设、 佛教情况、 商业和海外贸易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铭文中可以发现,标明捐造人所属州郡者,最多的是广州人,其次是泉州、连州、潮州、衢州,这些人大都是寄居在广州的商人或僧人。如此多外地人客居广州,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商业繁荣的象征之一。

  今年,南华禅寺还别出心裁地将文化元素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花灯相结合启动了南华灯会。灯会在南华禅寺内外同时展开,从今年11月9日持续至2025年元宵节,让游客们在璀璨的花灯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日报广东A9珍贵文物走出藏经阁 走进大众视野 卜瑜2024-11-15 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