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7届年会现场
《世界中文报业全球传播共识》
智媒引领,重塑报业发展生态格局;创新发展,增强中文报道传播效能;合作共享,提升中文传播整体合力;不忘初心,向世界讲好华人故事;开放包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谢绮珊、于梦江摄影报道)昨日,由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协办、经济日报社承办的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7届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与世界中文报业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演讲、分论坛等环节,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中文媒体负责人和智库学者等100多名嘉宾参会。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何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讲话,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长郑庆东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一级教授刘伟,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香港珠海学院新闻系教授王运丰作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表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世界中文报业面临新的机遇、挑战和变局。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国。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纵深演进,华文媒体发展宏观环境正发生变化,提高国际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尤为迫切。信息技术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催生信息生产方式、传播形式、消费模式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只有正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适应传播生态、回应现实需要。
在分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中文媒体负责人结合各自实践经历,围绕中文报业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与挑战等主题,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人工智能赋能报业新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人机共生、新闻媒体与科技平台的关系等角度出发,表达观点、展开讨论。年会还发布了《世界中文报业全球传播共识》。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成立于1968年,是全球最具代表性、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中文报业组织,会员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有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始终坚持搭建平台、联络感情、加强沟通、促进发展,发挥了促进世界中文报刊凝心聚力、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重要作用。本届年会承办方经济日报社是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内地唯一会长单位。
“大咖”论道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过半媒体探索人工智能应用
“一部传媒发展史本身就是技术的变革史,人工智能时代媒体从业者必须紧跟新技术发展,才有可能在创新当中获得新生。”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智能向善”主旨演讲。他介绍,今年7至8月,新华社研究院课题组以中、英、法三种语言面向全球新闻媒体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94份,受访者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站以及媒体上下游产业,如移动应用服务商等。课题组还走访了重要国家主流媒体、科技公司与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机遇与挑战、责任与使命开展调研,完成《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
报告显示,能够积极主动地拥抱深层次人工智能,由上而下地将之引入新闻产品生产流程的占10.2%。但是从机构层面正在积极探索,鼓励和支持部分新闻业务板块试用的已经达到了41%。
调查显示,生产式人工智能技术当前在媒体的应用场景大概包括7个方面,比如监测热点事件或收集新闻线索,策划选题或草拟提纲,辅助编辑实施如核查、语音转文字、配字幕或翻译等。此外在创作领域,制作图表数字、海报,包括主播配音等,从内容分发上开始介入到算法的精准推算方面,在用户的互动和经营推广等各个环节中都会产生新的驱动。
刘刚表示,从人工智能的机遇上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能驱动方面,聚合信息,丰富来源;辅助生产,优化品质;精准画像,个性分发;科学评价,高效管理。二是崭新体验方面,超越时空,随时触达;虚实融合,身临其境;人机交流,达意传情。三是业态前景方面,随着“万物皆媒”时代来临,媒体平台化、产业数智化趋势加快步伐。
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虚假信息引发信任危机。“无限量产”更具灾难性;“深度伪造”更具迷惑性;“仿真传播”更具隐蔽性。二、技术滥用破坏舆论生态。算法偏见诱导个体认知;机器水军操控社会舆论;智能武器加重信息对抗。
在调查的上千家媒体当中,对于运用人工智能保持非常乐观的只有7.7%,比较乐观的是16.4%,非常悲观的是9.7%,比较悲观的是26.7%。加强人工智能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此,报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以新闻真实破除信息迷雾;二是以新闻伦理驾驭工具理性;三是以规范机制保护数据隐私。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报纸可以更多拥抱智能体
“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结束、智能互联网上半场启动的时间点,报纸可以更多地拥抱智能体,因为流量正在快速地进行转化,当前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随时可以用AI设计很多传统产业。”
沈阳指出,报纸同样可以与短视频相结合,当前短视频已成为我们社会当中的主流语言之一。报纸并非一定以文字为主,报纸最重要的是告诉大家记者调查之后的真善美,至于究竟是采用文字还是采用视频,并不是关键问题。媒体的采编发工作内容属于深度脑力劳动,我们需要把重度脑力劳动改造成基于AI的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以大幅度提高效率。
沈阳表示,我们现在可以利用AI进行非常详尽的、系统化的思考。所以,AI对新闻的影响是,让我们可以具有一种多维透视的能力,我们对于每一个社会当中的事件,都可以深度地去透视。同时,我们现在看报纸,类似于静态对话,但未来相当一部分人会以对话的形式来获得信息。未来AI参与的对话新闻将以对话呈现新闻,通常有两个或多个角色,通过交流观点和分析来呈现新闻事件,更具交互性、立体性和趣味性。而一些领域会出现“无记者新闻”,即通过机器人、AI等自动化技术来收集、编辑和发布新闻,无需人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发布新闻,并减少人为干预。另外AI“辟谣新闻”会自动识别和分类新闻,对新闻进行真假判断、溯源追踪与辟谣发布,提高辟谣准确率,帮助公众及时了解和纠正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