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以来权威人士、经济学家、产业界大咖发表了什么高见?大家看一看、议一议。我们编辑部的“抛砖”能否引来各位的“玉”呢?欢迎扫描二维码,进入“广州日报新花城”经济频道以及“财经366”视频号,与我们一起观经济、聊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我国不能简单仿效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撰文指出,现阶段我国与发达经济体在宏观政策作用上有区别,发达经济体处在低速增长期,是一种维持性、折旧性的增长,新增长潜能很小。但我国与之不同,目前处在中速增长的后期,增长潜能为5%左右,宏观政策主要起的是稳定平衡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释放结构性潜能的改革相应转到需求侧。在继续推动必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重心将会转向需求侧管理。
编辑部“抛砖”:简而言之,我国目前还处于“把蛋糕做大”的阶段,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低碳经济、低空经济等一系列新技术变革扑面而来,但要确保技术变革的红利为全民共享——这也是为何官方与学界近日均强调“财政政策要加大对基本民生的经费保障”。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车企和ICT企业应协同布局避免资源浪费
10月17日,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透露,明年上半年,广汽传祺将有三款与华为合作车型推出,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ADS 3.0系统。曾庆洪同时表示,车用操作系统、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和技术门槛要求非常高,希望汽车企业和ICT等产业链企业强化协同共同布局,以规模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建议加强芯片自主开发和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
编辑部“抛砖”:“协同”是记者近一两年来听汽车行业人士提到最多的词,没有之一;另一些人士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强调“集成”。一边大打价格战激烈竞争,一边又努力寻求合作共进——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前者是为了“活着”,后者是为了“进化”。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9月的出口数据波动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近日分析我国9月出口数据时指出,9月的出口数据波动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它形成一个提示:今年经济的三个拉动因素是出口、设备更新、中央项目基建;三个可能的拖累因素是地产、消费、地方项目基建。
编辑部“抛砖”:郭磊指出的三个可能的经济“拖累因素”:地产、消费、地方项目基建,正好也与近日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几乎“一一对应”。既然对“症状”有共识,那就对症下药吧,保持耐心和信心。
阿斯麦高管:
芯片市场疲软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
近日,阿斯麦、英伟达等半导体巨头的股价发生了剧烈波动。当地时间10月15日,阿斯麦收盘股价跌幅超过16%,16日股价继续跌去6.42%。而英伟达15日的股价下挫4.69%,一夜之间市值蒸发15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95.7亿元)。
据报道,尽管跟人工智能相关的芯片需求旺盛,不过,阿斯麦指出,半导体市场的其他部分比预期更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导致制造逻辑芯片的公司推迟订单,制造存储芯片的公司仅计划“有限”的新产能增加。
编辑部“抛砖”:阿斯麦业绩暴雷,连龙头企业都承认“市场低迷”,芯片市场是怎么了?说好的“当下最火热赛道”呢?我们认为,对待前沿技术,我们确实不能高估它的短期影响力,但更不能低估其长期潜力——股价是一面镜子,但不是全部——更何况,资本市场有时也是会让对象变形的“哈哈镜”而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达文 文静 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