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对长者夫妇在华侨公园合影。

长者集体婚礼活动举行。

长者集体婚礼活动举行。

长者模范夫妇代表现场分享。

长者模范夫妇代表现场分享。
金秋十月,迎来了2024年的“敬老月”,中山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长者集体婚礼活动,拉开了“敬老月”的序幕。10月11日,2024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长者集体婚礼活动在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华侨公园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市民政局主办,旨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教家风,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图/张翔宇
一场温馨而庄重的集体婚礼
在中山纪念图书馆的活动现场,29对长者夫妇重温当年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美好时刻。他们身着中式婚服,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手挽手、肩并肩,缓缓地走过红毯。从青丝盈盈到白发苍苍,他们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份坚守和承诺所感动。
长者模范夫妇代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和家风家教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和责任的担当。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诗,记录了他们如何在生活的风浪中坚守爱情,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为后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随后,29对长者夫妇共同乘坐婚庆巴士到达华侨公园,与市民现场互动,抛绣球、发喜糖,留下幸福温暖的瞬间。
家住东区的钧叔与薛姨的爱情,始于大学时代的一次偶遇。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开学季,薛姨因为一些原因迟到了,当她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时,一位风度翩翩的学长——钧叔,正微笑着迎接她。那时的钧叔,意气风发,是学校文工团的钢琴伴奏,而薛姨,自幼学习乐器,也加入了文工团,成了一名领唱。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相遇,共同排练,共同进步,音乐成了他们爱情的催化剂。
岁月如歌,转眼间,这对夫妇已经携手走过了六十个春秋。他们的爱情,就像他们共同演奏的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和谐。毕业后,他们先后来到了中山,在这里扎根,养育了一双优秀的儿女。他们的家风严谨而温馨,孩子们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如今,钧叔和薛姨已是白发苍苍,但他们的爱情依旧如初。在中山这个充满爱的城市,他们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薛姨说:“感谢中山,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在中山的坦洲镇,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咸水歌,流传了近半个世纪。谭叔与吴姨,他们的相识,是在一次民歌大赛上。那时的吴姨,以一曲咸水歌,赢得了满堂彩,也赢得了谭叔的心。谭叔被吴姨的歌声深深吸引,他决定,要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
他们的爱情,就像他们共同创作的咸水歌,旋律朴实,情感真挚。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的婚礼简单而温馨。谭叔负责作词,吴姨负责演唱,他们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艺术上相互成就。岁月流转,吴姨已经成为中山市非遗传承人,她的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但在她的心中,最珍贵的,还是与谭叔共同度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这场长者集体婚礼上,吴姨忍不住哽咽:“我很幸福,我遇到了一个支持我兴趣爱好的老公。感谢他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支持。”吴姨说,政府为老年人举办的这场集体婚礼很有心思,让他们重温了过去的点滴,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敬老月”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中山市老龄办主任,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小康在致辞中表示,让所有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每个家庭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美好愿景。一直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扎实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让老年人生活更有品质、晚年更加幸福。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29对长者夫妇来参加集体婚礼。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同行,用行动诠释真爱,用责任守护家庭,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们举办此次活动,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夫妻和睦、白头偕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希望通过他们的婚姻故事,让优良的家教家风传承下去,守护每个幸福‘小家’,共同构筑美好‘大家’。”廖小康说。
当天上午,中山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成员单位共同启动中山市2024年“敬老月”活动。今年10月是全国第15个“敬老月”,中山市以“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围绕强化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将组织开展涵盖关爱慰问、文化娱乐、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权益保障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良好局面。
“我们还将举办广场舞比赛、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各个镇街还会开展各自的特色活动,欢迎长者们积极参与。”中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吴苑菲表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山将加大普惠性养老服务建设。
积极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山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助餐、保健康复、上门家政等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的服务保障。构建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打造医养结合、医育结合的“中山样板”,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同时,大力推动老年用品制造业企业发展,加强康养布局合作,努力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福祉。
下一步,中山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刚性需求。
同时,中山市民政局将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提升科技助老水平。还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持续在政策环境惠老、居住环境适老、数字环境助老、法律环境护老等方面发力。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