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叠泉

广州日报 2024年09月26日 程应峰

  古人有言:“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得名。

  来到三叠泉谷口,浓荫蔽日,满目苍翠。置身其中,山外的酷热倏忽间了无踪影,迎面而来的是阵阵凉风。三叠泉脚下的玉川门,位于九叠屏下,这里两崖峙立,中有巨石横亘其上,垒石如门,石色白如玉。正值丰水季节,涧溪激流飞奔,若百川夺门而出,故称“玉川门”。玉川门下,巨石堆叠,潭水清澈见底。

  从高处俯瞰激荡的溪流,一个个形态各异、色泽如玉的巨石,错落堆砌。遥想亿万年前,剧烈的地壳运动撕裂林立的峭壁,这些巨石从峡谷两侧轰然滚落,经过漫长的岁月,早已被流水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润、光滑、洁净。

  走在三叠泉峡谷中,于空阔处抬头仰望,千仞壁立,如斧劈刀削,高耸入云。悬崖峭壁上,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更有杜鹃结壁成片。据说春深时,盛开的杜鹃花为嶙峋的崖壁增添了无限生机。在这儿,众多喜欢阳光和酸性土壤的灌木、小乔木,与苔藓和草本植物一起恣意生长,它们不遗余力地将根系扎进岩石缝隙,让悬崖峭壁呈现出万千气象。

  山如人的骨骼,水就像人的血脉。一路攀爬,一路喝着清冽的纯天然山泉水,累并快乐着。想起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的《三叠泉》:“庐山瀑布皆千尺,三叠飞泉势更长。三石梁边人不见,天风吹作满天霜。”真想快一点看到那悬瀑雷动、飞珠溅玉的情景啊!

  三叠泉,顾名思义是有三处转折的。而寻访的路,蜿蜒而上,曲折无数。游人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上山的人总会歇下来喘一口气,问下山的人:“三叠泉还有多远?”下山的人答:“不远,快到了。”这样的鼓励在攀爬途中并不鲜见。上山的人汗水淋淋,衣衫湿透,但为了目睹三叠泉之风貌,还得一而再地接着爬。

  路上,走着一对伴侣,男人说:“泉叫三叠泉,谷为九叠谷。”女人似是一惊:“这谷有九叠呀?这么深?”男人说:“是啊,如果不是这么深,李白在它的上源屏风叠隐居,朱熹在它的下游白鹿洞讲学,又怎能不知有此胜境?”男人接着说:“较之李白和朱熹,我们是幸运的,知道三叠泉,也能看到三叠泉。”据说,三叠泉为人所知是在南宋时期,一位樵夫偶然发现了它。

  越过了九曲十八弯的陡峭和逼仄,一道白光闪过,终于来到了观瀑台。虽是阳光烈烈,汗水迷住了眼睛,但站在壮观的瀑布面前,一阵清风拂过,沁凉入怀,顿生“人间值得”之感。眼前,峡谷空天,峰峦竞秀,飘云拖练,碎石摧冰,玉龙走潭。三叠泉一叠一叠又一叠,如银练当空,似白鹭翻飞,奔腾如雷,倾泻而下。这站立的河流,这“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的奇观,让人直呼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为之肃然生敬,为之惊叹莫名。

  三叠泉奏响的,是天外弦乐,是风云际会之音;三叠泉打开的,是人间壮锦,是绮丽浪漫的山水卷帙;三叠泉喷涌的,是心谷回音,是流转轮回的时空寻味啊!

  (程应峰)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A11寻访三叠泉 程应峰2024-09-26 2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