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加码” 宽货币稳股市

降准降息释放约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创设新工具引导资金入股市
广州日报 2024年09月25日 林晓丽 龙乐乐

  热点聚焦

  全面降准降息、存量房贷降息、8000亿专资股市……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宣布了近期将执行的一揽子政策大招,助推中国资产集体爆发。当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

  受访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一揽子宽货币、稳地产、稳股市的增量政策,力度之大超市场预期,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主体活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等将起到重要作用,预计将有效拉动内需和稳定信用水平,助力经济稳固回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 龙乐乐

  宽货币 促消费

  降准降息释放万亿长期流动性

  继今年2月份降准0.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计划近期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潘功胜表示,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6.6%,这个水平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到年底之前,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潘功胜透露。作为主要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下降20个基点,从1.7%下调到1.5%。潘功胜表示,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之后,将会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大概0.3个百分点,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

  业内前瞻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融资成本下调将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经济增长动能改善,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人民银行打出政策“组合拳”,对稳增长、稳楼市,实现年初确定的“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稳信心 促收储

  降息有望降低国企收储成本

  稳地产政策加码,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五项房地产金融的新政策。除了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以及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以外,另外三项政策侧重于供给侧,包括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这两项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业内分析

  中指院分析指出,当前地方收储进程较为缓慢,收储价格撮合难度大、地方国企收储资金成本较高、供需错配等是关键影响因素,降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国企收储成本,而收储价格、供需错配等仍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支持。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考虑到开发商存量土地的抵押问题、价格问题、规划问题等,资金支持落地有一定的难度。”

  稳股市 促投资

  首创两货币政策工具

  发布会上,首次创设的两个新工具引发市场关注,分别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是人民银行首次设立的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央行获取流动性;“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两项工具首期额度分别为5000亿元和3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容。

  此外,对于平准基金创设的问题,潘功胜表示“正在研究”。平准基金被认为是政府专门用于支持股市的“秘密武器”,核心目的是通过“买低卖高”的逆向操作,平抑股市的非理性波动。

  业内前瞻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央行创设的两个新工具将较为直接地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股票调仓、增持提供便利工具,为长期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供支持性工具,预计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加市场风险偏好,维护资本市场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

广州日报经济·广东A11金融政策“加码” 宽货币稳股市 林晓丽 龙乐乐2024-09-25 2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