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新时代 我来讲”优秀百姓宣讲员走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宣讲活动在从化区顺利举行。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中国台湾“新农人”引进牛樟芝,搭建起两岸沟通“桥梁”;“村播”带动村貌焕然一新,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三代人秉持同样坚守,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9月18日,在从化区,一场接地气、聚人心的理论宣讲,展现了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生动实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通讯员穗文明
“新时代 我来讲”优秀百姓宣讲员走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宣讲活动中,4位分别来自广州市从化区不同领域的优秀宣讲员以及2位来自惠州市的优秀宣讲员立足岗位实际,围绕“百千万工程”、身边好人、新时代好青年、致敬奋斗者、基层治理现代化等主题展开宣讲,以“小切口”展现“大截面”,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传递乡村振兴的智慧与青年锐意进取的正能量。
本次活动由省文明办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明办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广州、惠州两地携手,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凝聚精神力量。
讲清乡村治理 看准“一个关键”
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土地整治是“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也在乡村基层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再过一个多月,鳌头镇龙潭村又是‘风吹稻浪谷飘香’的美好景象,网友们要来打卡了!”来自广州市从化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工作人员蔡梓荣讲述了鳌头镇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成就。她提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关键一招”。
去年以来,从化区坚持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最有力的抓手,紧紧围绕“良田成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整治目标,率先在鳌头镇龙潭片区1.3万亩主农区域实施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以规划定格局、以整治优布局、以更新提品质,有力破解空间碎片化、耕地非粮化、用地低效化等难题,探索推动超大城市近郊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为推进“百千万工程”重构高质量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伴随着一首悠扬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惠州市龙门县自然资源局的陈思圻分享了龙门县龙江镇罗洞村鹤山等5个村小组进行整体搬迁安置和公塘石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故事。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或许并不十分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政策,但他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变化。”陈思圻的讲述充满情感,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龙门县在土地整治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讲述三代接力 映射时代进程
“我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乡村干部。虽然只有镰刀和锄头,但他们拼了命,也要让大伙吃上饱饭。我的爸爸是‘乡二代’,他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带队来到省重点扶贫的龙门县双水村,带着村民种年桔。迎着‘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声,我成为了博罗县湖镇镇湖镇村的一名驻村选调生。第一项任务,就是搞‘美丽乡村建设’宣讲会。后来,我加入了县‘百千万工程’宣讲队,走进省委环‘两山’示范区的大舞台。”
惠州市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邹采悠讲述家族三代人为乡村接续奋斗的故事,代代儿女奔赴山乡,映射出75年来中国乡村蝶变的历史进程。
“2010年,妈妈带着15岁的我到上海参观世博会,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大陆的迅猛发展,也在我心中萌生未来到大陆发展的想法。”中国台湾青年黄敬棠通过《从火龙果到牛樟芝——跨越海峡两岸的新农人》,分享了一株牛樟芝架起两岸“桥梁”的故事。
牛樟芝是台湾著名药材,被誉为“菌类药王”。2018年,黄敬棠追随在广州从事农业近15年的父亲的脚步,来到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黄茅村的沃野,开启了种植牛樟芝的创业征程。在从化,他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与当地村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更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台胞扎根创业的大力支持。黄敬棠在广州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展示机会,他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在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中荣获“金牌讲解员”称号,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讲好发展成就 振兴家乡经济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好人吴小丽用生动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她大学毕业后,用十三年时间与丈夫扎根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共同携手打造乡村农旅基地的故事。她带头成立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吴小丽回忆,第一次试种,她播下了将近300斤的种子,希望有所收成。结果事与愿违,种子的出芽率很低。但她没有放弃,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改进育苗方法,先将种子泡水,等发芽后再播种,结果成活率达到90%以上,“那年春天,我把希望和种子一同播下,终于在秋天迎来大丰收。”吴小丽说道。
回乡创业十三年,有人曾问吴小丽,为何不厌倦枯燥乏味的农村生活?她微笑着说道:“农村的广阔天地,只要撒播希望的种子,也能实现美好理想,我坚信:青年扎根乡村,也能大有作为,欢迎大家有空到我的家乡做客。”
“这是锦壹农心拍摄的第468个视频,镜头里,素颜出镜的村播王媚,正在溪边介绍着手里的农产品。”这两年间,正是这样一场又一场的乡村直播,见证了锦一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的何舒欣将时间带回到2022年,“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新热能,也为经济薄弱的锦一村送来了政策春风、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化区锦一村村书记做强村集体公司,大胆尝试成立乡村直播间。
但年轻的村民大都外出打工了,学历不高、又没特长技术的普通村民听到上镜做主播的消息都避之不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返乡姑娘王媚怀揣着为家乡筑梦的期盼,最终踏上了为家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的乡村直播之路。
直播网络卡顿、乡村物流滞后、运营资金有限……村播起步并不顺利。在听闻锦一村的发展困境后,一批批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的社会力量纷纷送来及时雨。乡村直播让从化区锦一村的经济蓄势腾飞,也赋予了许多返乡人新的信心与力量。
“乡村直播提升了锦壹农心品牌知名度,让村民逐渐抛却了镜头羞涩感,争相展示精心培育的荔枝蜜、松茸菇,人人化身乡村主播变为了现实。”何舒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