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唯一讲闽南话的红色古村

广州日报 2024年08月28日 曾焕阳

修葺一新的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

  历经两年多施工,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泥金村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泥金乡队部(下称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近日修缮竣工重焕光彩。这条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古村落,连日引客纷至沓来。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对修葺一新的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筹划布展红色展览,并初定在今年国庆前后向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免费开放。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进强、黄务让、张彬、甘惠安、袁晖

  这里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现年79岁的埔前镇泥金村坝心屋慈善公益理事长黄水胡告诉记者,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泥金村,位于河源、紫金、博罗三县交界处,当时有村民400多户3000多人,人口相对集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抗先队泥金队部在泥金村坝心屋黄氏宗祠成立后,当地村民积极开展抗日活动,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抗先队先后吸收黄维初、黄平、刘华、陈影、黄建良、黄林甫、黄金明等人,队伍很快就发展到数百人,活动范围也扩展到紫金古竹水东一带。泥金村村民深明大义,军民同心共赴国难,当年腾出黄氏祠堂作为广东抗日先锋队泥金乡队部和东江纵队游击队的驻扎点,还在这里同步成立了河源妇女抗敌同志会。

  黄水胡老人称,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为砖瓦结构,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门前有平地约1000平方米,黄氏宗祠虽然面积不大,但见证了埔前军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记录了埔前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历史篇章。

  据当地史料记载,埔前镇泥金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斗中,村民黄高化、黄安高、黄振辉、黄光桂、黄林球、黄亚堂6位烈士先后壮烈牺牲。1991年,泥金村被广东省评为“革命老区”。2018年8月,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被河源市源城区委、区政府授予“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是全区红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为修缮好抗先队泥金队部旧址,当地村民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50多万元。该村在旧址修缮竣工当天的庆典仪式后设宴百桌,以千人宴的方式热情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

  河源市是客家古邑,作为客家地区,河源东江流域一带的客家人平时都以客家话进行沟通。然而,河源却有一个村庄独树一帜,村民都是讲闽南话,这个村庄就是泥金村。

  埔前镇泥金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黄记明告诉记者,根据村里老人的回忆和搜集到的族谱资料推算,落居泥金村的黄氏先祖应是明末清初从福建漳州迁居到河源埔前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广州日报广东A12河源唯一讲闽南话的红色古村 曾焕阳2024-08-28 2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