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吴老师” 班群现“李鬼”

警方提醒老师和家长小心班群“内鬼”
广州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王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纳)短短2天,36名家长被骗走数万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开学在即,针对家长们的骗局正轮番上演。22日,深圳公安发出警示,提醒老师和家长小心班级群里有“内鬼”。

  骗子是如何进群的?

  据警方透露,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而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微信号、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不法分子在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某某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骗子是如何冒充老师的?

  据悉,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所以,不法分子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同时,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当不法分子扮成老师后,就开始找理由通知家长交钱。由于群收款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于是,就掉进了不法分子的陷阱。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SZA9真假“吴老师” 班群现“李鬼” 王纳2024-08-23 2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