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陈馨
回车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近日,中国汽车行业有三个新闻值得翻出来,再斟酌探讨一下。一是,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实现对燃油车的超越。二是,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十家中国车企排名多数下滑,且利润总和不及丰田汽车一家。三是,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汽车出口金额为4628.6亿元,增长20.7%。
三个新闻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全面展示中国车市“增收减利”的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利润下滑,是不少汽车企业需要面对的,难免紧张又无奈。汽车企业可以让利,但不能让本。保持利润率,成为汽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从日韩等成熟汽车市场的经验来看,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是必然趋势,中国市场亦不例外。跨国车企可以借助全球布局的调整,抵消中国车市销量下滑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通用、丰田、现代、日产都在进行相应的准备。自主品牌也应清晰认识到,应该争取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跨国车企的竞争者,而不是只在中国市场。可以预见,自主品牌和跨国车企的竞争将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展开。
胜与负,得与失,需经过市场的严格检验。这里给自主品牌提两点建议。一是千万别在“快速扩张”中迷失自我。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丰田和大众汽车的运营一直以稳健著称,但它们也是出现过亏损的,原因正是资本驱动下的大规模扩张。“美国三大”中,通用试过破产,克莱斯勒试过“寄人篱下”,福特能够“幸免”,在于其关键时刻能做到“断舍离”,将扩张时期收购的企业和品牌及时出售。
二是要守住“安全”和“品质”的底线,通过持续创新,构建一个安全、绿色、愉悦的移动出行新生态。站在合资品牌角度,不管接下来是选择“小而美”,或坚持“大而全”,都需要深化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利用中国科技资源、汽车供应链、智能化,以及互联网思维打造产品,以更加本土化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最后是“盈利”这个关键问题。“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中国自主品牌可以向丰田等跨国车企学习,到海外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