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导演
电影《落凡尘》海报(受访者提供)
前不久,第二届穗港澳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潮起珠江”网络视听专题创作活动在广州开幕。活动中,本土动画电影《落凡尘》凭借其过硬的影片质量成为全场焦点,这部由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孵化而来的影片自7月初在院线上映便获得好评热潮。该片讲述了织女后裔“金风”为母赎罪前往凡间收服星宿,在此过程中意外地与一位怀揣着“上天寻母”梦想的人间少女相遇,两人携手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
相比此前的国产动画电影,《落凡尘》探索了一种新的神话叙事,它通过重新解构“牛郎织女”及其一双儿女的故事,串联起“二十八星宿”的古老天文。近日,本报记者就内容设定、主题思想以及制作历程等专访了该片导演钟鼎。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实习生 孙静芬(除署名外)
为星星“讲故事”
望构建一个新的神话体系
《落凡尘》的诞生正如其名,它“脱胎”于2020年广美学子的一个毕业设计作品。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古人们仰望夏夜的星空,为闪耀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编织出了一段流传千年的神人故事。而《落凡尘》则巧妙地将古老天文智慧中的“二十八星宿”融入其中,让满天繁星“化身”为活泼生动、各具特色的神兽形象。在星宿的背后则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观,观众无不被这个由绫罗绸缎编织而成的世界深深吸引。
广州日报 :当时为何想将二十八星宿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在一起?
钟鼎:牛郎织女本身那四颗星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牛宿”的一部分,很容易联想到银河、星辰以及二十八星宿。我们当时觉得二十八星宿的名字可以对应各种各样的神兽,这些神兽正好可以跟电影中“哥哥”和“妹妹”两个角色搭配,类似于“神奇动物”或者是“宠物小精灵”,所以我们也给神兽设置了“萌宠”和“狂暴”两种状态。
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有兴趣去了解二十八星宿,我们希望用动画的语言去传播中国人自己的星宿文化。
广州日报:近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以神话IP为主题的很多。《落凡尘》在此基础上做了大胆创新,当初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
钟鼎:织女本身就跟纺织有关,因此我想从这里面提取元素,就围绕着编织、布、线、针这些去展开设计。另外我们也查了一些资料,没有以传统的玉皇大帝,而是以西王母为最高阶层,按女性的视角建立了神界架构,也是一次对传统神话叙事体系的突破。
书写新的神话人物:
“新中式”改编引发观众共鸣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受民众喜爱。《落凡尘》以此为蓝本进行了大幅度改编,为牛郎和织女赋予了新的性格内涵:织女掌管着二十八星宿,为守护苍生而被迫落入凡尘;牛郎与落下人间的织女偶然相遇,他善良淳朴,和织女共同用生命守护着一双儿女“金风”“玉露”。随着变故发生,金风被带上天界,两兄妹就此失散。后来金风为洗刷神仙们对母亲的偏见,请命入凡间收集星宿,在人间的玉露则尝尽了人情冷暖,在血缘纽带的牵引下,兄妹二人在凡间相遇,从最初的彼此怀疑到坦诚相待,完成了“家”的回归。
电影里,“真香楼”“珠珠茶”“红绿灯”“生日快乐歌”等现代生活符号被巧妙地融入了电影的画面与台词中,引发观众的共鸣,也使得整部影片颇有几番“新中式”的味道。
广州日报:为何选择颠覆传统神话,为观众呈现不同以往的牛郎织女形象?
钟鼎:我们当时打算在影片中呈现牛郎织女形象时,就决定重新解读。我认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本质上是当时的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都在演变。因此在这个版本上,我们不再聚焦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是更多讲关于他们儿女的故事。
由于这部影片,成都的两位影迷甚至特别为我们注册命名了两颗星星,就叫“金风”和“玉露”。对我们来说,这真的像是在书写神话。假如有一天我们做得很好时,“金风”“玉露”或许可以成为新的一对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这才是一个比较大的贡献。
从6分钟到108分钟:
“校企合作”下的IP孵化尝试
从2020年那个时长只有6分钟的广美毕业设计作品,到今年这部108分钟的动画电影,《落凡尘》最大特点便在于此:它脱胎于广州,离不开“校企合作”的大胆尝试,更离不开广州丰厚的动画产业和创作土壤。
与钟鼎导演师生团队开展“校企合作”的是广州知名动画公司“咏声动漫”,其代表作是《猪猪侠》系列。早在2014年,钟鼎就曾带领学生与该公司合作推出过一部商业作品,而《落凡尘》是他们的第二次大胆尝试。早在四年前那部毕业设计短片的制作期间,钟鼎就带领13名学生共同完成创意、剧本、美术设计、核心技术开发以及具体制作执行,并由咏声动漫提供技术支持。而作为广东省重点影片项目库扶持作品、广州市文艺精品项目、广州电影产业专项扶持项目,《落凡尘》还获得了一定的资金帮助。
尽管有了多方的“保驾护航”,《落凡尘》的市场化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钟鼎坦言,由于过去从未完整制作过一部电影,导致团队在三年多时间里不断试错、“踩坑”,从不断推翻重来的剧本大方向开始,他们先后面临了美术资源过早进入、设计风格绕圈、协调困难、后期制作取舍等问题。
广州日报:影片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钟鼎:我们每一个环节的推进其实都比较艰难。比如说剧本,前前后后推了4版完全不一样的版本。这里面其实有一些经验问题,比如我们对于剧本开发周期的研判不足,美术资源其实过早地被消耗了;在制作上,美术设计风格也在绕大圈;由于剧本涉及比较多大场面,对于制作周期和成本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了动画阶段,还面临大量外包公司的协调工作,我们还要不断在这个过程中去追求好的效果等,也非常考验制片工作。
原来大家一年就做六七分钟的作品,现在两年多要完成108分钟的商业电影,整个项目参与人数达到2000多人,涵盖50多个制作团队参与制作,因此非常考验团队合作。所幸我们团队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按时完成了这部电影。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这次“校企合作”尝试?
钟鼎:其实大家越往后面走,就是不断在放弃一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东西。甚至在宣发上我们也出过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原创IP,而“落凡尘”这个名字对普通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我们只有一个月的宣发周期,我感觉还是不太够。它至少给了我们一些警示,就是我们自己对于整个市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通过这次尝试,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经验。我们作为一个第一次尝试这个赛道的团队,目前能够在口碑方面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对我们很高的认可。另外,让我很满意的是,我们清楚、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让观众感受到,产生了情感共鸣,这是目前对我们来说最成功的。
对我们团队来说,这部电影应该是“校企合作”的一个开始。如果有机会,未来“落凡尘”这个IP也一定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的世界观足够庞大,还可以继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