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广东皮影 (图为展品)
清-民国·广东·塑料/皮革
广东皮影以潮州皮影为代表,有纸影和皮影两类。纸影多用厚纸片雕成,皮影则有羊皮影与牛皮影。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粤博宣)“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众多“咫尺舞台,万千世界”的“绝活”之一,也曾是一代代孩子们美好的童年梦境。它不似一般传统戏剧那样写实,也没有同样是“手上功夫”的木偶那么直观,而是在朦朦胧胧间,给人以几许向往,几分迷幻。
7月17日,这种梦一般的艺术,在广东省博物馆里与观众们见面。
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皮影
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馆合办的“皮影里的中国”展览7月17日至12月1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展出。展览汇聚了超过300件/套皮影及相关珍贵展品,是华南地区首次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皮影的展览。
据介绍,本次展览精心挑选独具特色的皮影造型,多方位呈现皮影戏“百地千戏”的特点,以《西游记》《三国演义》《白蛇传》等经典剧目中的标志性场景,重现观众耳熟能详的精彩瞬间;同时,结合皮影制作工具、传统乐器、剧本等实物展品,带领观众“解密”皮影戏后台。此外,展览融合了动画、高清视频、投影等多媒体技术,打造了沉浸式体验空间,生动展示皮影艺术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台前幕后解析皮影戏
展览分为四个章节:影迹寻踪、影戏连台、影窗背后、光影不息。第一章节“影迹寻踪”通过壁画、古籍、剪纸等勾勒中国皮影戏历史;以陕西、河北、四川、广东、湖北等地区的人物、道具等皮影组合共同构成了“百地千戏”的壮丽景象;还特别选取泰国皮影对比展示,展现亚洲皮影戏的特点。可以说,皮影是另一种形式的“古书”。
第二章节“影戏连台”以《三国演义·古城会》《西游记·龙宫借宝》《西厢记·花园相会》等经典剧目为载体,展示皮影戏戏剧冲突的张力与艺术魅力。
第三章节“影窗背后”通过展示皮影制作工具、乐器、剧本等揭开皮影戏后台的神秘面纱;结合清任薰绘拜月图轴、明仿唐月宫图铜镜等馆藏中秋时节特色展品,解析皮影戏的演出时间、地点选择以及表演流程等。
第四章节“光影不息”通过皮影戏唱片、动画片、创新的皮影造型与陶塑《魅影》等展品讲述20世纪以来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以及皮影戏传承的创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