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时节享清凉 @视觉中国
小暑,即小热也!对应接下来的大暑,小暑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种“小热”恰恰好,我们可以做很多快意的事,去找寻盛夏里的“小确幸”。
古人很享受这种“小热”,轻摇罗扇,慢抚瑶琴,听鸟语蝉鸣,赏竹风荷香,优哉游哉!唐代诗人孟浩然坐在南亭下乘凉,赋诗曰:“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太阳落山了,月牙儿从池塘那边升起来,诗人散开发髻,推开小窗,卧在小竹床上纳凉,荷塘上的清风送来缕缕馨香,竹林里的露水嘀嗒作响。
还可以拎一只绿竹枕,携一册黄卷书,在柳荫下、荷塘边,读出那份小清凉、小惬意。宋金诗人庞铸就喜欢这种感觉,他在《喜夏》中吟道:“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诗中的“青奴”,又名“竹夫人”,是一种带网眼的能给人带来清凉的竹编寝具。“黄妳”指书卷。诗人一点儿也不惧怕小暑天,他枕着“竹夫人”,翻阅半卷书,听鸟语闻雨声,观青竹嗅荷香,倦了就到小院里转一转,何其快哉!
最妙的是抛却功名利禄,做个闲人,吃瓜、喝茶,随性而为。明代有位诗人易震吉作了一首小词《前调·野老家》,说得极妙:“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气初刚。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深院一垂杨,又闹鸣螀,簿书堆案使人忙。何不归与湖水上,做个渔郎。”吃瓜饮茶,消夏避暑,在炎热中安心静神,甚好!耳听着垂杨中蝉鸣声声,眼看着书案上的公文簿书,与其整日忙于世俗杂务,不如做个渔夫,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小暑节里恰逢农历六月六“晒衣节”。农谚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每逢这日,人们翻箱倒柜,取出花花绿绿的衣物,扯上绳子,挂在太阳底下暴晒。据说自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不返潮。古代读书人将这一民俗引申开来,在六月六趁着晴好天气,晒诗书、晒字画,称之为“晒书节”。
小暑来了,热度刚刚好,“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不妨学学古人,或摇扇抚琴,听蝉赏荷,或吃瓜品茗,读书晒书,追风逐月寻清凉,都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刘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