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李婧潼)昨日,广东工业大学“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深科·创智谷启动。该活动旨在落实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南海区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议精神,按照“科教文联动、产学研同行、校地企共赢”的工作思路,探索“共建、共享、共融”的校地合作特色之路,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为南海产业发展注入源源活力。
校地融合发展加速
5月26日,随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开通,佛山、广州、肇庆、东莞、惠州城际“四线”贯通,从广州大学城到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重镇狮山,只需要20分钟。广东城际铁路的开通,加快了广工大与南海在技术供给、人才流动、科技成果等要素的流动,打破了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的“围墙”,让广工大与南海在校地融合、产教融合、资源融汇方面走上了新台阶。“从区域发展的眼光来看,广东城际铁路的通车,打通了南海与广州、东莞的科创通道,构建了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也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更加深度融合。”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说。
活动当天,“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首发团围绕“三高四新”现代产业和校地合作发展成果,走进南海企业、科创平台,领略南海产业、科技、艺术、文化的魅力。
合作平台建设有成效
启动仪式上,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从南海的区位、产业、经济和人文四方面向广工大的师生推介南海。“希望大家此次南海行能够充分认识南海、了解南海,当然更希望大家能够留在南海。”徐永强说。
记者了解到,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是广东工业大学与南海区校地合作的成果,也是南海区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的桥梁。今年,南海区政府与广东工业大学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三期建设,进一步携手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成立11年以来,以“搭平台、链资源、引人才、输人才”的人才引育思路,已累计引进学校教授/博士55人,引进博士后8人,联合培养广工大学生279人。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人才引育成效获得肯定,离不开南海区政府与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佛山广工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表示,接下来该院将做强“6个1”企业服务,做深人才引育服务,做实师生在南海创新创业的赋能服务,做好科技成果落地承接服务,与南海区、学校形成合力,带动更多学校创新人才了解南海、集聚南海、服务南海,实现“人才+产业”双向联动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