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母亲再次见到女儿石小凡时泪如雨下。
受助人员正在做心理沙盘游戏。
每座城市总有一些失意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落城市角落。救助管理机构作为受助者重新回归社会的中转站,在推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回家”或“就业”的一瞬间。
每年6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救助管理机构会向媒体、市民、社会爱心人士开放展示,希望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救助工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帮助那些迷失的人回家和寻亲。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到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温馨故事以及广州救助管理服务的探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杨欣
听声辨位
促成一场跨越十余年的救助
近年来,市区分站着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寻亲,发动志愿者团体、社工机构、公益组织等20多家社会组织组建救助寻亲公益联盟,联动各地参与救助寻亲的社会力量开展口音甄别,就特定的农作物、动物、节日食品、用具、生活场景等代表性图片开展询问,联动各地志愿者实现在线方言甄别,利用口音、地名、风俗等综合分析大致区域,逐渐探索出一套“听声辨位”的真功夫。
云南文山一户人家,父亲母亲正带着一家人忙碌地收拾着屋子,期待着失联十多年的亲人回家团聚。另一边,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以下简称“市区分站”)的受助人员石小凡(化名)激动不已,工作人员在一旁帮她擦拭滑下的眼泪。
14年前,刚满18周岁的石小凡满怀希望离开大山独自闯荡,没想到再也没找到回家的路。2010年9月,她因行为异常被热心群众护送到市区分站求助。随后,工作人员多次带她到发现地附近寻找线索,周边有居民认出了石小凡,表示看见过她在附近流浪,但是对她的身世和来历一无所知。
生物信息比对不成功,问询和实地走访也没结果,唯一的线索仅剩下石小凡身上携带的半张照片。工作人员将照片上的服饰与各少数民族服饰一一对比,寻找到相似服装的照片就给石小凡辨认。
针对石小凡有明显反应的地区服饰照片,工作人员逐一联系当地公安民警与石小凡通话,但面对民警用当地方言的询问,无论怎么劝导,石小凡均沉默不语。由于一时间无法核实石小凡的身份信息,市区分站按照规定给予妥善安置。
十多年来,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为石小凡寻找家人,大家像对待自家妹妹一样关心、爱护石小凡。其间石小凡偶尔会吐露只言片语,根据其口音,工作人员联系了高校,安排数名学习东南亚地区语言的大学生与其交流,仍无法从中获得有效信息。
随着科技赋能助力救助寻亲的深入推进,市区分站搭建起一张大数据定向推送的互联网媒体寻亲网络。根据石小凡携带的照片,经多次精心辨认,工作人员发现照片中的服饰与壮族服饰相似,于是马上联系主流媒体平台再次发布寻亲公告,通过平台大数据技术向广西地区的用户定点推送,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针对石小凡的情况,工作人员与口音辨识的志愿者一起反复与她对话,石小凡对“蜻蜓”“玉米”“10元”样币等图片说出了比较清楚的话语!尽管无法听懂石小凡说话的内容,但这个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
工作人员马上联动各地志愿者对问询视频进行口音辨识,随后云南的志愿者反馈口音可能是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方言。顺着乡音的线索,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石小凡的家!
石小凡的家远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大山深处,没上过学的她不会写字,只会讲广南县当地壮族方言,离家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十多年来,石小凡的家人一直在苦苦寻找,无奈山高路远,通信和交通不便,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
家人团聚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时刻。这一天,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母亲第一次远行,和家人一起,带着对石小凡的无尽思念来到广州,在市区分站和她团聚。这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团聚正是市区分站深耕救助寻亲的结果,铺就了温暖回家路的又一个感人瞬间。
源头合作 按下重复流浪的“终止键”
广州救助站主动链接源头救助管理机构,拟定了包括身份核实、寻亲送返、资源链接、信息共享、教育培训、就业帮扶等在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双向合作机制协议》。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广州救助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回家是很多漂泊的受助人员心头最深处的梦。在长时间的工作探索中,广州救助站发现,对于返乡类受助人员,想要帮助他们顺利回家、避免重复流浪、解决因为离家太久户籍已被注销或年事已高无人抚养等问题,都离不开流出地(受助人员户籍地)的源头治理。
“有一位广州南沙籍的受助人员在我们这里求助,我把他的信息发给你们,麻烦你们帮忙核查一下。”2024年2月的一天,广州救助站工作人员收到了贵阳救助站工作人员发来的一条协查信息。原来,钟生当时正在贵阳救助站接受救助。知道钟生户籍后,贵阳救助站直接联系到广州救助站工作人员,很快,钟生身份信息得到确认。
详细了解情况后,广州救助站得知钟生身体不好,还是村里的重点照顾对象。在广州救助站的沟通协调下,广州救助站、贵阳救助站、钟生户籍的村委及钟生家人共同敲定了钟生的返乡方案。行动不便的钟生,最终在贵阳救助站的护送下抵达广州南站。在那里,贵阳救助站和广州救助站迅速完成了交接手续。
钟生回家后,广州救助站把钟生纳入了定期回访人员目录,并和其村委加强沟通,制定方案,从源头预防钟生重复流浪。
从确认钟生身份到多方沟通确定返乡方案再到完成手续交接,整个过程十分高效。这正是得益于广州救助站与贵阳救助站建立的源头合作机制。
2023年以来,广州救助站先后与云浮救助站、贵阳救助站等省内外近20家救助管理机构签署《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双向合作机制协议》,实现受助人员快速寻亲送返、动态管理、响应需求等目标。
自此,寻亲返乡启动“加速键”,重复流浪按下“终止键”。
就业指导 让追梦人在广州站稳脚跟
广州救助站积极主动寻求外部资源,与人社部门合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与爱心企业对接,提供合适就业岗位;与驻站社工共同创建流动学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广州救助站已经初步构建起解决受助人员就业思想、资格、能力、身份、方向、渠道等问题的工作体系,为受助人员就业打通“关口”、畅通路径。
远离家乡,在外闯出一片天地,是很多人离家时的梦想,但一部分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找工作不顺甚至流落街头。“在广州先顺利找份工作,站稳脚跟”成为他们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小袁,我找到工作了,包吃包住,我很满意。谢谢救助站,谢谢你们,发工资请你们吃饭。”2024年初,广州救助站合作社工机构鼎和社工的小袁收到了曾在广州救助站接受救助的阿中发来的消息。联想起阿中比较开朗的性格,工作人员和社工仿佛能从这句短短的话里看到他开心的笑脸。
“阿中有很强的求职愿望,当时与我们合作的鼎和社工正在开展一个公益项目,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考取保安证,全程辅导,并由公益项目承担相关考试费用。我们很开心,这对需要找工作的受助人员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时阿中身体条件、年龄都符合岗位要求,得知这个消息,阿中很珍惜,在备考保安证期间,别的受助人员在看电视、聊天,他却在房间看书,认真备考。”广州救助站工作人员对当时的情况仍然印象深刻。
经过近10天的在站备考,阿中顺利取得笔试合格的成绩,出站后在社工的指引下也顺利完成体能考试。在等待保安证发放的日子里,阿中非常焦灼,他既在期盼保安证的到来,又在担忧能否顺利找到合心意的工作。为了能让阿中在就业上少走弯路,广州救助站联系了几家签署就业合作协议的爱心企业,帮助阿中就业。阿中凭借适配的外形、年龄顺利应聘上保安,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2023年以来,广州救助站已经与8家爱心企业建立就业帮扶合作机制,联合驻站社工开展流动学堂,课堂内容已经惠及受助人员2326人次。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7名人员考取保安证、获得健康证,帮助12名受助人员成功补办身份证。
心理关怀 让分离的父子重新拥抱
在广州救助站里,还有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包含了人际关系、职业指导、心理健康等7大类测评量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受助人员,作针对性辅导;心理辅导室配备了心理沙盘,受助人员可以随时和社工一起做沙盘游戏,帮助受助人员探索与理解个人内心的深层需求和潜在动力;音疗室则是另一个帮助受助人员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的重要场所。
对于受助人员来说,衣食住行、寻亲返乡、就业指导解决了他们在生活中最急迫的生存问题。不过,那些长期缺乏关爱支持所形成的情感压抑问题,虽然表面看不到,但依然需要重视和解决。
在广州救助站专业社工服务项目中,详细明确了心理辅导服务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寻找情绪的平衡点,悦纳自己,接纳别人,学会正确看待客观事件,调节自我情绪,应对各种复杂情景,促进服务对象以更健康的状态应对社会生活。”
“葛伯情况记录:2024年1月9日,葛伯情绪不佳,社工与其谈心……认真倾听他的经历,他说了很多,情绪明显好转。”“刘叔情况记录:2024年6月5日,对于家里的情况,刘叔还是不愿意多说,但是对工作人员的态度明显缓和。”这是广州救助站驻站鼎和社工《生活关怀记录表》里记录的其中两名受助人员的日常谈心疏导情况。
广州救助站“老魏工作室”的魏润能至今对受助人员小易和易爸相见的场景印象深刻。小易刚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时,没有任何身份信息,对自己的家乡、亲人更是一句也不愿多提,只说十几年前就到了广州,再也没有离开过。工作人员多方尝试,联系上小易所在的村委,最后辗转在小易邻居帮忙下确认了小易身份。
迫不及待的易爸在邻居陪同下,连夜搭乘顺风车近9个小时赶到广州,但在救助站,小易的目光却始终不肯与爸爸对视。“父子俩这么久没见,抱一下。小易,你看这么多年没见,你爸爸是不是老了?他特别想你。”经验丰富的魏润能提出建议。于是,小易父子俩拥抱了一下。
拥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当旁边的邻居也忍不住开始讲述着家人对他的牵挂时,小易不再“伪装”,无声落泪转为放声痛哭。此时,他终于放下了十多年的心结,在家人面前展露出最真实的自己。一旁的易爸和邻居也忍不住感伤落泪。小易最终和父亲一起返回家中。
广州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粗放式救助管理服务到精细化、专业化救助管理服务,从解决临时性生存问题到解决根本性生存问题,从埋头自己干到主动链接各方资源提高救助服务质量,面对一份份时代问卷,广州救助站一直在不断刷新解题方法,这些问卷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却一直有评判答案的标准——是不是符合“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是不是切切实实从受助人员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