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皂幕山

稻田马拉松
从罗格收费站驶入,沿着广台高速向西行驶,跨过富湾特大桥,周边的景致从热闹的厂房和质朴的村庄抽离,群山构建的“翠屏”像流动的山水画般映入眼帘,视线刹那间从工业的刚硬线条转移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在绿色发展和诗意栖居的当下,高明这座被山水环绕的宝藏城市,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浸润下,孕育出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绘就众人的“诗和远方”。
在中国旅游日的序曲中,高明以“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为主题,奏响了旅游创新的华彩乐章。5月19日,围绕“品味佛山·探寻高明”主题,一场名为“品味高明 沁享食光”的盛会在高明举行。户外音乐会的悠扬旋律与传统文化市集的热闹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旅游+”时代盛景。以“山水动人”、用“人文引人”、靠“体验留人”,高明正以其独有韵味,悄然引领旅游新风尚。
事实上,近年来,高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农文旅特色产品等路径,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未来,高明将坚持城乡协调、全域协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奋力开创高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文/刘鹏飞、谭健才、罗小君 图/刘鹏飞、余永强
山水为卷 开启探索美丽高明“先声”
“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禀赋赋予了高明旅游独特的气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为卷,开启了探索高明这片美丽土地的先端。近年来,以山水为卷,高明通过多元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设计,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让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度和生活的温度。
从佛山城区出发,沿着广台高速行驶至明城收费站,转入云勇公路行驶大约十几分钟,一片超3万亩的林海——云勇林场便映入眼帘。作为佛山目前面积最大、生态价值最高、结构最完整的“城市绿肺”,云勇林场里各式各样的树木植物让游客们立马就能来一场现实版“绿野仙踪”的体验。在云勇林场东边约莫二十多公里处,“佛山第一峰”皂幕山傲然伫立,苍翠深邃的景色、会当凌绝顶的惬意,吸引了无数游客打卡留念。解锁“山之壮美”,深挖山的旅游富矿,高明推出了生态徒步探索、户外露营、山地户外等新体验,挖掘旅游潜力。
看完山的壮丽,再来看水的柔情。无论是碧水绕城的秀丽河,还是横贯高明东西的“百里沧江”,抑或是奔腾不息的西江黄金河道,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高明。居民枕水而居、游客以水为乐,水岸上夕阳西下的轧路人,用脚步感受高明的“水之浪漫”。解锁“水之柔魅”,深耕水的品牌,高明推出水上漂流体验、滨河湿地体验,开拓旅游新路径。在高明区明城镇万亩稻田里,感受来自大地的美好与善意,市民和游客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返璞归真,感悟“稻香”、体会文化。解锁“田之丰收”,高明推出农耕文化体验、稻田半马,激活旅游新动能。
人文为纲 描绘“以文润景”的新图景
如果说山水开了探索高明的“先声”,那么历史人文景观则续写了这片土地深厚底蕴的华章。古椰贝丘遗址、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文昌塔等为高明文化留下厚重的一笔,如何诉说它们的故事,让其在当下焕发新生?高明从“以文润景”上寻得突破口。“对川问茶”是高明区“以文润景”的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改造,保留原有70年历史建筑外观的同时,融入现代及岭南风情文化,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旅居地。近年来,高明积极推进“以文润景”工程,不断激活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的生命活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相生。
据介绍,高明立足“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生态资源禀赋,充分整合区内红色文化、历史文物、绿色生态等资源,重点引导休闲度假、生态康养、山地运动、乡村旅游等业态集聚化发展,逐步形成“双核驱动、双带协同、三区共建” 发展格局。高明通过打造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线路,适应人们旅游方式的变化,文旅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高品质发展。数据显示,高明区已建成3个国家级生态镇、1个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A级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打造省级以上文旅品牌超50个。
“今年高明区重点推进盈香生态园、凌云花谷、旺林艺术花园、游龙峡漂流、美的鹭湖国际路亚基地项目、悦越驾乐庄园项目、陌上花开四季花园项目、山湖谷森林度假区项目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高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文旅项目提质扩容、优化提升旅游服务、丰富扩大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为高明文旅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向“外”探索 抢占旅游发展的新赛道
有了山水人文汇聚的人气,高明积极探索新赛道、开发新体验,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留人”利器。为此,高明把握户外消费风潮,积极向“外”探索,抢抓经济风口。昨日,一场集美食、文化、旅游、户外音乐节等于一体的旅游盛宴——“品味高明 沁享食光”美食+户外生活节在佛山高明拉开序幕。现场,既有激情四射的户外音乐节,也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文化美食市集,还有琳琅满目的户外运动产品展。当日,2024年“粤菜师傅”餐饮“明店”“明厨”“明菜”评比成果也于现场发布。
近年来,高明区大力推广露营、康养、自驾、登山、徒步等户外乡村旅游体验产品,打造山湖谷户外探索营地、沧江水上综合运动基地、游龙峡漂流等各具特色的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去年,高明成功举办2023粤港澳大湾区(佛山)户外运动季暨佛山市首届户外生活大会,首推佛山市“户外生活”概念。同时,举办首届乡村半程马拉松等精品活动赛事,塑造“稻田半马”特色IP,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融合发展业态,培育户外运动基地,发展泛户外制造业,树立高明户外优势品牌。对户外活动的积极探索在无形间又助力民宿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营商环境,高明区已备案登记的民宿共有26家,其中有1家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1家佛山市精品民宿。
未来,高明将围绕“龙耀沧江 烟火高明”主题,以传承弘扬佛山“十大传统文化”、高明本土特色文化为主线,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户外运动季、龙舟文化节、登山节、乡村半程马拉松等等,加快塑造本土特色节庆品牌,促进文商旅体娱多业态融合发展,培育节庆活动、户外运动、体育赛事等新消费业态。这一项项活动紧扣户外新体验、消费新业态,让旅游融入生活,让旅游场景化、本土化、特色化,绽放出高明的活力和精彩。
文产融合 打造大湾区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高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多路径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农文旅特色产品等形式,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接下来,高明以“山林水共生、城产旅融合”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全域协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全域谋划旅游产业布局,规划打造“环皂幕山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精华带”“沧江红色文化带”“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西江滨水活力带”,构建“四带”联动新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
据介绍,在多路径探索“文旅+”融合上,高明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提升三年行动,形成一批省级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示范村和红色教育基地,串联“西江赤潮”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功举办佛山市首届红色文化艺术节,延伸红色文旅产业链条。高明还探索“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主题民宿、乡村露营、研学基地等特色文旅产品,打造“走近乡村旅游 品味山水高明”研学线路,并由高明代表佛山在省旅博会上进行推介。
此外,借着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契机,高明创新农文旅特色产品。围绕三洲黑鹅和合水粉葛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创作“鹅有故事”“葛显神通”文创IP,通过“文创经济”赋能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优质资源向旅游特色产品转化,实现富民增收、强农惠民,为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打下坚实基础。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