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游互动,游客反响热烈。

学校展区,人头涌涌。

孩子打卡主题景点。

“广州日报小记者”在家长陪同下全程参与活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谢英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昨日不少地方下起了雨,而东莞观音山风轻云垂,观音山第三届状元文化节暨东莞名(民)校推介会揭幕。现场互动游戏热烈、国风表演精彩、名校咨询火爆,吸引逾5000人参与活动。
实力名校现场接受咨询
昨天上午,随着开场舞《鱼跃龙门》的精彩亮相,第三届东莞观音山状元文化节暨东莞名(民)校推介会拉开序幕。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光明小学、东莞市光明中学、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以及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7所学校参加了本次推介会。学校老师现场讲解办学特色、办学成绩和各学段招生政策并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
记者了解到,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以“一切为了未来”为办学理念,坚持小班制教学、精细化管理,品质立校、特色兴校,大力推进全人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十字型”人才。至今年9月,学校学生将超过5200人,教师逾430人,教职工超过580人。
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多元发展,并以培养国际化时代精英为己任的高端素质教育学校。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坚守全人教育、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实现学生素养、成绩、能力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其多元发展。
广东光正教育集团旗下的东莞市光明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从小进步开始,向大目标走去”赏识理念,贯彻“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的德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多彩的活动中锻造品质、健康成长;东莞市光明中学是直属东莞市教育局管理的民办类、全寄宿制的市一级学校。该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先后获得“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中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荣誉;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以国家课程为纲领,实现课堂师生高参与、高协同、高生成、高愉悦、高共鸣,让学习在学生身上有效发生。
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是深圳市新中德教育集团旗下一所集中职中技升学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技工学历教育三位一体的全日制技工学校,目前有在校生2200余人,开设有计算机、数控、汽修、电商、护理、幼师、会计、航空等11个专业。职教高考本科通过科过半,学校长期与珠三角优质企业合作,积极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国际化为标准”的育人环境。
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南博教育集团创办,是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依托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以“双证书”教育制度为基础,以“升学教育”和“实习就业”为特色,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知名中职学校。
家长孩子登高访校两不误
在观音山感恩广场的活动现场,巨型玫瑰花束、“镜”上添花、品秀、百花榜等景点组成了“花式”主题,寓意是祝福孩子们考试顺利,开启“锦绣前程”。开幕式上还有古代“状元登科”情景演出,身着红袍、头戴金花的青年骑马而来,侍者拱卫,锣鼓齐鸣,可谓春风得意。“状元郎”在沿途为孩子们赠送葵花,祝愿广大学子“一举夺魁”。广场上,上千名游客、家长、学生登高许愿、巡游互动、游园打卡,好不热闹。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受到天气影响,但全天来到观音山参加活动的游客逾5000人。
昨天一大早,黄女士和朋友驱车从南城来到观音山。她告诉记者,之前看新闻知道这个活动,就决定要来现场看一看。一方面带孩子来登高赏景,另一方面也多了解几所学校的情况。黄女士透露,她的孩子正在读初三,还有十多天就要填报中考志愿,现在还没确定如何填报,刚好遇到这个机会,可以现场咨询多所学校,希望能帮孩子选到合适的学校。
观音山景区负责人表示,观音山围绕景区内的状元文化,每年都会推出状元文化节系列活动。“人生如途,不仅仅广大学子需要考试,家长朋友们在家庭、在职场、在生活中也处处需要‘考试’,也希望大家在每一处人生的小考、中考、大考中都能够一举夺魁,鱼跃龙门。”他希望广大市民游客在登观音山的过程中都能够放下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畅游观音山的灵山秀水,寻找诗和远方。
小记者积极“采访”推介会
昨日,来自东莞、佛山、广州等地数十名“广州日报小记者”在家长陪同下全程参与活动,并根据“任务指南”完成了对推介会参展学校的“采访”,领取了奖品,孩子们大呼“有趣”。
孙张豪小朋友从小生活在东莞,却是第一次上观音山,只因“爸爸工作很忙”,一旁的孙先生闻言哈哈大笑。父子俩此番结伴登山,小豪一路雀跃,在状元廊、魁星阁、“见龙”、“金榜”等人气景点打卡留念。他说,很喜欢观音山的“文化气息”,国风表演、状元文化主题的景点让自己印象深刻,他会把游玩经历好好写进作文里。
无独有偶,来自道滘济川中学的学生赖泽国也觉得山上“文化感十足”。让赖泽国特别惊喜的是,舞台上,“苏东坡”朗诵了一首他耳熟能详的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让我觉得离课本中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状态非常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户外人文体验。”
游山赏景很开心,“采访”更是重头戏。本次小记者活动的挑战任务是“采访”参加推介会的学校,了解其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并写成“报道”。现场,孩子们勇敢迈出了“与陌生人对话”的第一步。赖泽国小朋友学着以记者的口吻“采访”了推介会上其中一所学校的招生情况,还认真记了笔记,他说自己锻炼了社交能力。李乐小朋友跟同伴互相打气完成了“采访”,李乐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在提问时感到非常紧张,还好与老师们聊开以后心情就放松了,人也变得更自信,“今天的收获很大。”
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都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领取了奖品——这是一份“金榜题名”礼盒,内有状元主题的签字笔、书签和钥匙扣,孩子们捧着礼物脸上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