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林晓丽)5月13日,中国银行公告表示,将于5月16日至5月20日发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非资本债券(第一期),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300亿元。公告显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依据适用法律和主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提升发行人总损失吸收能力。记者留意到,工商银行此前公告表示将自5月15日起,发行2024年TLAC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据悉,TLAC非资本债券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据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2021年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分别不得低于16%和6%,自2028年1月1日起分别不得低于18%和6.75%。
据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布的最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国共5家银行上榜,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其中,交通银行2023年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记者了解到,TLAC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有业内人士表示,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要求银行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吸收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促使银行采取更严格的资本管理策略,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组合,从而降低风险暴露。此外,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也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推动银行优化其资本结构,提高长期资本来源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