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广州日报 2024年05月06日 谢绮珊 杨博

地处珠江之畔的猎德是广州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广州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猎德经历了从农田到新型社区的转变。即使毗邻流光溢彩的珠江新城,被现代高层建筑环绕,这里仍然和谐地保有岭南水乡的闲适和生活气息。 小桥流水、青砖石瓦、祠堂疏影、龙舟竞渡……隐匿在CBD一隅,猎德散发着古村新城的活力。(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要建立健全同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更加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2024年2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党校教授王小广:

  优势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存量盘活

  优势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高效地盘活土地存量。高密度使用现有土地,特别是把存量土地再开发做到极致,形成高效强功能的立体城市,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体现了城市空间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更新,主要是盘活土地、优化空间结构、大幅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过程,集约使用和再开发土地是关键。

  其中要明晰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单位土地利用效率,比如可以调整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土地配置,并大幅提升其单位利用效率。第二个原则就是区域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必须合理,城市布局总体既要体现更紧凑原则,更要实现密度分布的规整性和梯度降低原理,使人居、产业等空间布局最优化(高效便利),基础设施高效畅通。

  具体如何保障?首先是“增”,在现有的可用新增土地范围内,有必要增加土地供给的还是要适当增加,并体现产业优化的导向,尤其对新质生产力应给予更多的配置。其次是“放”,根据密度梯度合理布局原理,在旧城保护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更新和老区改造来增加土地供给,同时使商业配套、生活配套等更为优化。再次是“优”,按照未来的产业布局趋势,优化城市和区域的大空间布局,加大对城市中心区域功能改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绮珊)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姚灿中:

  建立动态调整的土地政策体系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践中,增强土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尤为重要。大湾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为区域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大湾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第一,基于产业特性精准配置土地。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每个城市发展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分配土地资源,支持各类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确保土地资源优先配给高增值、高技术含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第二,优化土地使用政策和激励措施。严守“三条控制线”,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建立一个动态调整的土地政策体系,以支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大湾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大湾区这样一个高度城市化和产业集中的区域,通过集约化利用、多层次开发和推广绿色建筑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导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广州日报要闻A3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谢绮珊 杨博2024-05-06 2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