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法文明交流互鉴丰硕成果 北京举办研讨会获好评

《康熙与路易十四》
真实细腻 生动有趣 知识性强

广州日报 2024年04月26日 莫斯其格

《康熙与路易十四》剧照

左起:制片人董培雯、法方导演吉尔·汤姆逊、“路易十四”扮演者特立斯坦·罗宾、后期编导张蠡

  “让人震撼”“叙事流畅”“感染力十足”!4月24日,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在北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专家们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作品具体展现了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影片“真实、细腻、生动、有趣,知识性强、信息量大,是一部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电影”。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佰安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斯其格

  图/片方提供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中法两国实地取景

  《康熙与路易十四》为庆祝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而作,分别在中法两国实地取景。

  这部“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影片讲述了三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六名“国王的数学家”前往中国,当时中国清朝皇帝康熙与素未谋面的路易十四展开积极互动,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中法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交流。两国科技合作催生了中国第一张具有科学意义的《皇舆全览图》,范围涉及1100万平方公里,第一次标注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两国商贸交流给双方带来巨大实惠,特别是中国商品进入法国后屡屡掀起“中国热”“中国潮”;两国思想文化交流使一大批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古籍经典传入法国,在法国思想界、学界特别是对后来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启蒙运动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实现了西学东渐,同样做到了东学西传。

  “既见木又见林”

  纷繁史料系统化

  《康熙与路易十四》具体展现了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影片出品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陈家成出席此次研讨会并致辞,称赞影片主创将纷繁的史料系统化,实现了影像“既见木又见林”的表达。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康熙与路易十四》一致给予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它是一部“让人震撼”的极具文献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的佳作,叙事流畅,运镜自然,感染力十足,有专家直言“这是可以写入中国纪录片史的作品”。

  有专家表示,《康熙与路易十四》切入点巧妙、新颖,康熙与路易十四的这段历史在过往很少被提及,“该片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让人了解到中法关系良好,原来是有如此深远的历史渊源。

  而且,片中涉及内容打通了历史和当下,立意高远,有强烈现实意义。影片由中法合拍,两国团队各自在两地取景拍摄,制片难度很大,但是两国主创团队经过磨合后合作默契,最终成片效果极其出色,被评价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幕后故事 康熙真迹《圣祖算草》首次公开授权展示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徐斌以及本片主创代表:总监制、翻译家喇培康,后期编导、著名导演张蠡,著名制片人董培雯出席本次研讨会。

  作为影片总监制,喇培康表示:“我们决定把影片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大致框定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具体说就是康熙和路易十四时期,中法在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这三个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并用纪录电影的语言和相关技术手段呈现出来。”

  后期编导张蠡谈到,影片创作中避免碎片化。“我认为这部影片有四大亮点。首先是结构。该片涉及的历史跨度很长,资料庞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碎片化。为此,我们进行梳理,把电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科技篇、商贸篇、思想文化篇。其次,我们对片中的情景再现部分使用了特别的做旧手法,让画面更有历史感,也更让人看得投入。第三,本片中国和法国部分的音乐都由管弦乐队演奏,气势恢宏,同时结合了各自当地音乐的特点。第四,本片系统性地展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比如康熙时期的《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幅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图,而且是由法国科学家帮助完成的。”

  制片人董培雯透露,片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展示,尤其康熙真迹《圣祖算草》,更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授权展示。

广州日报文化A14《康熙与路易十四》
真实细腻 生动有趣 知识性强
莫斯其格2024-04-26 2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