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成功

广州日报 2024年04月26日 肖欢欢

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新华社发

  新华社酒泉4月25日电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加固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2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8次飞行。

  “生命之舟”有何亮点

  电源系统“上新” 运输能力更给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通讯员孙国慧

  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被誉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这艘“生命之舟”有哪些新亮点?专家昨天进行了解读。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二艘实施径向对接的载人飞船。2023年5月30日,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就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实现了径向对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再次实施径向对接,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交会对接GNC(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进一步成熟。GNC系统是神舟飞船的核心分系统,被研制人员亲切地称为“神舟舵手”。该系统负责飞船从发射到与火箭分离,再到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终从空间站撤离并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负责独立飞行过程中的姿态与轨道控制、太阳翼帆板控制等。飞船在该系统的自主操控下,将再次上演“太空会师”的名场面。

  在神舟飞船上,电源至关重要。整船在轨飞行提供电能的主电源、关键阶段可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应急电源、为返回舱提供电能的返回着陆电源、为轨道舱和返回舱提供火工控制能源的火工品电源等,这些堪称飞船的“心脏”。相较于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行了电源全新升级。电池容量更大、系统可靠性更高,将更好地支持载人飞行任务。

  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镉镍电池更改为锂离子电池,电池扩容达30%。新成员锂离子蓄电池,并不是履历空白的“新兵”,此前已成功在空间站、货运飞船等航天器上应用,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比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且为飞船整体减重50多公斤。

广州日报要闻A9发射成功 肖欢欢2024-04-26 2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