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连的手写信
刘国连
近日,华师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图书馆的一位保安叔叔刘国连火了。他手写了一封《华师全体师生文明礼貌有感》的公开信,贴在图书馆里。典雅秀丽的字体,饱含情感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师生,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点赞转发。
4月24日,记者来到华师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跟这位微笑保安叔叔聊了聊。他说,希望能把爱和正能量传递给华师的大学生们,再由他们传递给更多的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王伍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他每天笑着向每位进出图书馆的师生问候
近日,进出华师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图书馆的师生们,被一封信吸引了。
同学们很快发现,写这封信的人,就是图书馆门口那位爱笑爱打招呼的保安叔叔。典雅秀丽的字体,饱含情感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师生,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点赞转发。
“早上好!欢迎回家!”每天从早7点到晚7点,刘国连都会站在图书馆门口,向每一位进出图书馆的师生致以问候,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同学们也会向他回应,有时候还会和他握手致谢。
在近日连绵的雨天,刘国连坚持守在图书馆的玻璃门边,即使自己已被大雨淋湿,也要为每一位进出的同学开门关门,叮嘱离开的同学们“雨天路上小心”。
热情问候的背后是刘国连的真诚。在值班时,他站在图书馆门口,侧身站立、双手指引,向每一位进出的师生问候。刘国连的热情和真诚温暖着华师每个人的心田。
“这几天来图书馆都特别开心,因为新来的保安叔叔特别热情。早上来得早,他会很热情地打招呼,感觉整个人都有动力;晚上出去他也很热情地说再见,特别热情、有活力……正向的情绪真的会互相感染,感觉特别特别单纯的真诚和快乐……现在叔叔每天都这么热情的工作,我也很喜欢来图书馆。有种走进来的时候被充满电,临走时他又帮你把今天消耗的能量补满的感觉。”有同学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图书馆老师对刘国连的行为表示惊喜但不意外,因为刘国连在图书馆上班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位学生的表扬信。这位同学在信中表达了对刘国连热情打招呼的感谢,因为他给自己带来了温暖。
网友“月澹孤灯”是华师大四学生林心仪,她在朋友圈看到同学们转发的信后,将信分享在了社交平台上,引发了更广泛的共鸣。“真的很想哭,每次学到很晚出去,叔叔都会笑着打招呼,我好喜欢叔叔啊!”“感恩他对生活的态度,让世界又多了一份温暖。”
“在这个很多人喊着学历贬值甚至鼓吹学习无用论的时代,一个朴素的劳动者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也让我更生动地体会到了‘学习为了谁,学习服务谁,学习奉献谁’这一问题的真正答案。”华师官方公众号晚安华师的一位读者评论道。
“华师校园里的大学生,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华师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图书馆门口见到了刘国连。
今年57岁的刘国连,老家在河北承德农村。初中还没有毕业,他就开始打工了。几十年来,他种过地,进过砖厂,在建筑工地干过,也在五星级酒店做过保洁,直到去年12月,他来到华师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当保安。
“我当年也很想上大学。如今来到大学里当保安,天天看着年轻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我自己也感到变年轻了。这也相当于圆了我的‘大学梦’。”刘国连说。
微笑、点头、挥手,再致以问候——在接受采访时,当看到有人进出图书馆,刘国连也依然会重复这些动作,这大概已经成为他的习惯。虽然在网络爆红,但刘国连的工作生活依然在按部就班。这段时间,刘国连上的是白班,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他都会在图书馆门口迎来送往。下个月,他还要上夜班。
刘国连说,华师的同学们非常可爱,一举一动也常常温暖着他。同学们很配合刘国连的工作,也很喜欢他,信任他。有一次,一位同学过生日还带了自己的生日蛋糕给刘国连吃;还有一位同学,母亲生病,他离开学校回家前,还抱着刘国连哭了。同学们的信任,让刘国连很感动。说起这些点点滴滴,他的脸上又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正是为了向华师的师生表达感谢和敬意,刘国连才特地手写了那封信。
在这次意外爆红之时,有很多同学和网友还纷纷称赞刘国连的字写得典雅秀丽。“字好漂亮啊!”“阿叔这个字我真的望尘莫及。”
原来,在生活中,刘国连就喜欢练字,修身养性。他说,小时候学写字,都是用毛笔练字。以前在田里干活休息时,他偶尔也会拿小棍儿练字。这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谢,刘国连在写完信后特意请教了书法颇佳的同事,对比着同事的字再次誊抄了一遍手写信。
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走红,刘国连感到很惊喜。在他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我在以前的工作岗位上也是这样的。我这么做,没别的,就是想把爱和正能量传递给别人。”
“传递爱和正能量”,是刘国连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华师校园里的大学生,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刘国连说,大学生不在父母身边,但父母都很牵挂孩子,希望他们平安、健康、成才。
“我跟同学们打打招呼,关心问候一下,就是希望能把爱和正能量传递给他们每个人。华师的许多同学,将来还会当老师。我希望自己将爱和正能量传递给他们后,将来他们也能把爱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孩子、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