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计划2024年度营造修复超3800公顷红树林

广州日报 2024年04月13日 杜娟

东洋红树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罗诗岚、朱振杰、张家瑛)为抢占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黄金期,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完成全省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助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实施,将2024年度营造红树林2623.42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1214.91公顷任务下达至沿海各相关地市。

  《通知》要求,锚定国家下达广东省至2025年营造修复红树林8000公顷“硬任务”和总要求,按照《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中分解任务标准,结合各地现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红树林保护修复常态化、长效化、多元化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未完成任务的地市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进度补齐欠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已完成任务的地市要加强后期管护,确保营造修复成效,加快申请省级核查和国土变更调查。

  积极探索红树林资产化、资本化路径

  针对红树林营造修复“空间落地难”“积极性不高”“资金落实难”等系列堵点问题,《通知》提出,要充分利用《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开展红树林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奖惩工作的通知》《广东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试点方案》(初稿)提出的创新激励政策,积极探索红树林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将红树林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收入反哺红树林保护修复。

  例如,创建产业和生态融合发展的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合理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康养、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绿色产业;因地制宜优先以自然保护地实验区养殖塘为主战场种植红树林,打造海洋“桑基鱼塘”;与海岸线整治修复结合,优先形成生态恢复岸线;探索开展红树林碳汇开发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异地修复合作机制;用好省级“指标池”,加快申请兑现国家和省级造林奖励指标;打通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路径,争取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支持。

  红树林营造修复已纳入广东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考核以及林长制和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责任目标考核,且与各地申报中央及省级生态修复项目资金和奖励指标是否全额下达直接挂钩。《通知》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序时进度要求和台账管理要求,深入一线攻坚克难,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稳妥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确保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广州日报要闻A4广东计划2024年度营造修复超3800公顷红树林 杜娟2024-04-13 2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