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棠
近年来,在医疗技术领域,“医工融合”是最受人瞩目的方向之一。作为医疗“国家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科研转化、医工融合的探索。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山一院副院长、显微创伤手外科学科带头人朱庆棠教授,请他分享他对医工融合的探索和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
朱庆棠指出,医工融合不是简单的“1+1”的结合,而是需要将医生的想法——创意,工程师的办法——技术方案,科学家的说法——基础理论,企业家的做法——市场法则,用户的看法——体验评价相融合,形成完整的闭环,才能推动研发出更多有市场价值、有临床价值的产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依励、任珊珊 通讯员梁嘉韵
“医”和“工”的融合需要“调频”过程
从鼓励写文章、写专利,到现在的“医工融合”,医疗技术领域迎来了第三个风口。“真正做转化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有很大概率会面对失败,很多人都是把起点当终点,止步于文章、专利。”朱庆棠说。
在现实情况下,发表一篇文章、取得一项专利授权,这些成果所得到的激励比转化成产品得到的激励来得更快、回报更高,真正愿意做医工融合创新成果转化的医生是非常稀少的。
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有医生的想法、工程师的办法和企业家的做法等,但在实际的沟通协调工作中,让三方都能领会彼此的意思、顺利地在同一个频道上,并不是一件易事。
朱庆棠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业主装修房子的时候,希望有一间“美观舒适”的房子,这是业主的需求,但工程队是按图施工的,而大部分业主不懂图纸,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在这两者之间,需要有设计师来悟透业主对“美观舒适”的理解,把业主的需求“翻译”成工程队看得懂的施工图,还要预估工期和价格,业主、设计师、工程队反复沟通形成一致意见,这样装修出来的房子才能达到业主的预期。
从另一角度来看,医科和工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医生在临床中的需求,是否能很好地描述给工程师,让工程师理解,这是医工融合中很重要的一个痛点所在。”在这样的“调频”过程中,其实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追求创新要学会接受“不完美”
“我们所说的‘创新’,在我看来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无中生有”,即实现从0到1的孵化,这是一种需要很长时间投入的原始创新。
朱庆棠强调,回头来想到底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除了已有的技术和产品,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些源头创新是最困难的,而产品一旦研发出来,便会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从1到1.1、1.11、1.111……做到产品的精益求精,即根据实际需求来不断改进性能。比如从欧美引进产品到我国,再在使用中进行本土化的优化和改造。
三是从1到100、1000……然后能够做到“普济天下”。在朱庆棠看来,这也是因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条创新赛道。比如自主研发出某款产品,虽然它的技术原理并非首创,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并不是遥遥领先的,但可降低技术应用的门槛,更容易推广普及,让更多人特别是基层和偏远地区的人用得上、用得起,让更广大的患者可以获益。
“我们做创新,一定要接受不完美,不是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做到世界领先。我们可以试着从工程师和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考虑‘做不做得出来’和‘卖不卖得出去’的问题。一是可能做不出来完美的产品,二是即使能做,但产品的制作成本很高,市场也未必能承受得了。”
“改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在接受不完美的状态下,先尝试着将一整条创新成果转化的链条走完。”某一样产品哪怕只能够为10%到20%的患者解决问题,也就是一种突破,在解决一部分需求的基础之上,后续可以再不断优化升级。
要为医工融合提供灵感碰撞平台
“我认为医工融合,就是要让医生、工程师和企业家多多交流。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绝大多数的医生来说,并没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因此打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尤为重要。”
2023年12月20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医院高水平专科建设与生物医药健康创新论坛”在广报中心隆重举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旨在为临床医学转化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打造交流的平台。
朱庆棠应邀作为论坛嘉宾到现场作分享,他呼吁,希望有更多医工融合的平台把大家都动员起来,多方专家可以定期聚在一起,把问题抛出来,让大家进行跨界的探讨和思维碰撞,让医生和工程师常常约在一起,让医院和企业相互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