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对立法的意见建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将加快推进。立法工作要总结实践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回应企业关切,补齐短板弱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月21日央视新闻)
这则消息篇幅不长,但指向性明确、“信息量”巨大,传递出以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意味着我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在诸多支持中,法治保障尤为关键。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从颁布实施民法典、修改反垄断法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国在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上,堪称不遗余力。从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看,法治环境得分连续4年稳居首位,显示出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既如此,为何要再专门立法,且“加快推进”?
从需求看——
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于持续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受三年疫情冲击、经济周期变化等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还未完全搬除,清欠要账难、引才留才难等问题仍需有效破解。在法治保障上再发力、再加码,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势在必行。
再看供给——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1条”,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过去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频出、暖风劲吹。有学者直言,一年来仅中央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就超过100条,这些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的政策倡导性与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药效”有限,部分民营企业家甚至产生了“耐药性”。怎么解?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相比行政性的政策支持,法律更具权威和刚性。及时总结经验,把好政策、好措施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能够强有力稳预期、提信心,带给企业更强安全感。此外,针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碎片化、覆盖面不够、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完善相关法规、补齐短板弱项,强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将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路、破冰、除障,护航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打开更广阔天地。
那如何“立”?至少有两个原则,当一以贯之。一是问题导向。问题就是方向,方向必须盯紧。要聚焦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市场准入、投融资、公平执法公正司法等重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着力回应民企核心关切,确保务实管用、操作性强。二是汇集众智。要坚持开门立法,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元的渠道、平台和载体,更有效地问计于企、问需于民;广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也应主动建言献策、积极表达诉求,提高参与感,合力提高立法质效。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脚步开始提速,期待这一专门立法切实提信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以“法治之水”催生新绿、润泽草木,进一步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