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鹿同春

——周国城、钟瑞军中国画作品展
广州日报 2024年02月04日 陈运成

《大富贵》 纸本设色 周国城

《树深时见鹿》 纸本水墨 钟瑞军

《群鹿图》 纸本水墨 钟瑞军

  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陈运成)2024年2月3日,由广东省南方画院主办的“丹鹿同春——周国城、钟瑞军中国画作品展”在广东省南方画院美术馆举办,展出两位艺术家国画作品近60件,他们以中国画为媒介,用笔墨勾勒出各自心中的艺术世界——周国城以牡丹为题材,墨气淋漓,设色雅致,展现出其繁华与生机;钟瑞军则以鹿为主题,形神兼备,意蕴悠长,描绘出动物的灵动与和谐。

  周国城笔下的牡丹,既继承中国写意画传统的豪迈与雅致,又不乏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每一朵牡丹或是春日的温暖,或是雨后的清新,或是秋日的寂寥。这种对生活的深度感悟和艺术感染力,让观者能真切感受到牡丹的生命力与审美价值。

  钟瑞军笔下的鹿,亦独树一帜,他以鹿为笔墨符号,传递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在中国画中,恰当的笔墨语言只有与所描绘的物象相契合,同时融入画家生活感受才能产生笔墨精神和价值,否则再娴熟的笔墨技巧都会显得空洞无趣。钟瑞军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鹿的优雅姿态和温润质感,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仿佛随时都会跃出画面。这种生动与真实感,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动物的深厚情感。一笔一画中无不包含对自然物象的赞美,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期许。

  这次师生联展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两位画家对中国画传统师承关系的理解。周国城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也传递了对传统绘画诗书画综合素养的尊重与热爱;而钟瑞军则在继承师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找符合自己的绘画题材和笔墨语言,从而形成了带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印记和风格。这种具有传承与创新的绘画精神,正是中国画能够在当代社会依然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表示,此展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平衡,让观众领略到中国画的悠长韵味,对于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广州日报美术·闲情A6丹鹿同春 陈运成2024-02-04 2 2024年02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