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70周年 年味溢满铁路

前方到站,家

广州日报 2024年01月31日 苏俊杰、邱伟荣、陈忧子、杨耀烨

1月26日上午,广州南站,乘客有序排队接受安检。

1月29日,广州火车站母婴候车棚内,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准备入站。

1月29日,广州南站,按摩椅也成为旅客歇脚的地方。

1月26日凌晨,广州火车站,一名乘客用头和肩顶着一袋行李赶春运首趟列车。

1月28日,广州南站,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赶春运,她们欣喜地对着记者的镜头打招呼。

1月26日,春运第一天,广州站广场,一名男子提拉着行李进站乘车,因腾不开手,只能用嘴巴咬着身份证。

  记者手记

  时间指针又一次指向“春运”这一时刻,本报摄影记者齐齐出行,在广州各大火车站追寻着南来北往的“主角”,拍摄他们踏上列车的画面。

  在过去,摩肩接踵、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嘴里叼着火车票的旅客是摄影记者镜头中最爱记录的瞬间;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潮虽拥挤却有序,大多旅客仅带着一个大号行李箱加几盒精美特产便可“轻装”出行。网络、物流的发达,让乘客得以将沉重的行李及“心意”提前寄回目的地。

  车站是观察中国春运的最佳窗口之一,透过一张张游子归途“温情时刻”的图片,人们能一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广州日报记者苏俊杰、邱伟荣、陈忧子、杨耀烨 摄影报道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自1954年“春运”一词通过媒体进入社会大众视野,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已经走过70年。今年,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务工返乡流等多重客流叠加,预计将有4.8亿人次通过铁路出行。在广州,亚洲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首次共同迎来春运人潮。

  春运首日,新启用的亚洲特大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迎来了自己的春运“首秀”。车站大厅里,以“云山珠水、盛世花开”为主题设计的建筑顶部造型吸引了旅客的目光。他们放下手中拎着的包、拖着的行李箱,举起手机拍摄这橙白相间、形似花瓣的候车大厅。

  “这边比较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蛮好的,以后也会经常来这边乘车。”一位打算回湖北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旅客怀着激动的心情说。

  春运期间的广州火车站搭起了大棚,进站口,前往四川的返乡务工人员刘师傅拎着一只自制的铁皮箱子准备进站,他的箱子上印着漂亮的锦鲤和“吉祥如意”字样的图案。“这个箱子是我自己焊的,非常结实,上了车还可以当凳子坐。”刘师傅露出憨厚的笑容。

  曾经,春运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回家。而现在,去哈尔滨看特色建筑群和冰雪大世界;去重庆赏3D地形、吃火锅;去三亚晒太阳赶海;去长沙看夜景;去南京游古都;来广州叹早茶、听粤剧……人们不再只有返乡过年这一个选择,不少年轻人利用寒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有的家长选择带小朋友到不同的城市出游,体验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10天前,来自安徽合肥的罗女士和朋友一起带着4个三年级的孩子到广州来感受南方的冬天。“寒假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带孩子们去了他们心心念念的长隆,也登上了广州塔的488米观景平台。”罗女士告诉记者,广州旅行的性价比非常高,“物价和我们老家差不多,不少著名景点的票价也很低。”

  1月29日,罗女士携家人在广州南站乘坐复兴号回合肥过年,“我们也成了春运大军里的一员”,罗女士笑着说,过年前带着孩子观光比假期一直待在家里更有意义。

  70年春运,恰似一列时光列车,一代代中国人乘坐在上面,“运”育了最丰富的情感记忆,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

广州日报视觉A15前方到站,家 苏俊杰、邱伟荣、陈忧子、杨耀烨2024-01-31 2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