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花的婆婆郭淑芳捐赠给企业的安宫牛黄丸
传家宝: 一颗药丸
讲述人: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制造一部部长曾秀花
一颗三克重的小药丸,却有着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它是生产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既蕴含着治病救人的药物精华,又承载着薪火相传的中药技艺,收藏于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展厅中。这是曾秀花家的“传家宝”,2012年,曾秀花的婆婆郭淑芳将它捐赠给了“老东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穗纪宣
一脉相承 匠心制药
翻开中医药历史典籍,橘花仙馆故事美名远扬。从一家小小的药铺,成长为如今岭南地区的知名制药企业,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中医药工作者的执着与坚守。
“北有同仁堂,南有橘花仙,安宫牛黄丸生产也是我们企业的传承与骄傲。”曾秀花的婆婆郭淑芳是老一辈制药工人,说起安宫牛黄丸她常感自豪。
小小一颗安宫牛黄丸的制作包含打条、搓丸、裹金等多道工序,既讲究药材的选用,更要考究药工制丸的功夫。郭淑芳在安宫牛黄丸生产线上工作了30多年,身为工艺员的她,负责全车间的生产工艺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多年来,她对药品质量要求严苛到极致,将此视作“命根子”。
“重来,重来。”这是中医药工作者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的一幕。就拿炼蜜这一环节来说,温度与时间极为精妙。程度不够,蜜达不到黏稠效果;程度超了,影响药丸成形及药效。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郭淑芳这一辈的老药工只能不断调试、不断重复,增加生产经验。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其他工人,郭淑芳总是一遍遍地说:“制药无小事。”细节处见医德仁心,繁琐处见工匠精神。30多年的坚守,郭淑芳职业生涯的所有回忆几乎都留在了安宫牛黄丸的生产线上,对这种药丸、对中医药文化,她感情深厚。
“我婆婆将这枚‘传家宝’捐赠给企业,是想让更多从业者、参观者通过药丸看到中药制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看到一代代制药人的初心、坚守、突破,从中医药中感受到文化自信。”曾秀花说。
一如既往 匠心智造
曾秀花在潮汕地区长大,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白云山中一药业工作。“婆婆是我的前辈,在我们有幸成为家人后,我有了更多机会传承她对中医药的追求。”曾秀花说,每当她在丸剂生产过程中遇到工艺制作难题时,都会向婆婆请教。“药坨软了如何解决?药丸硬了怎么办?蜡壳金色印字怎么印上去的……”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婆婆总会打开自己头脑中的“制药宝库”,拉开抽屉里珍藏的“宝物”,耐心地讲给她听,讲得最多的便是安宫牛黄丸。“安宫药材贵重,讲究工艺制法,马虎不得。工业化生产,让更多的人买得到、用得起安宫,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可都是从老一辈人里代代传下来的,这本儿可不能忘啊。”
近几年,白云山中一药业持续推进安宫牛黄丸的技术创新,其间,多次邀请已经退休的郭淑芳现场指导生产,她又翻开了年轻时记录的一沓沓数据资料、一本本工作笔记,为厂内新一代的中医药工作者提供数据支持。曾秀花说:“过程中最难的一个工艺是大蜜丸的‘炼蜜’,婆婆在关键处反复提醒、指导我们,将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传承下去,助力我们攻克难关,制造出更优秀的产品,惠及更多人。”
退休后依然对药丸的生产工艺如数家珍,若不深爱,怎会藏于心中?婆婆的坚守与叮咛,曾秀花全都记在心里。老一辈人的热忱,让她也更加敬畏、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从药品生产环境的硬件改造,到质量体系的不断建设;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再到数字化的现代化制药生产变革。相较于婆婆郭淑芳,曾秀花经历了中药制造更为明显的发展变化、突破创新。“现在的生产现场,我们配备多种智能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在线监测,一个键的设置便可以控制好各种复杂工艺参数。”曾秀花说道,唯一不变的,是“传家宝”中所蕴含的医德仁心与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