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阳光雨露”滋养“枝繁叶茂”

——代表委员为民营经济发展支招
广州日报 2024年01月26日 贾政、魏丽娜

  “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造’”“广东蓝色引擎动能澎湃、潮头正劲”“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眼的经济数据和鼓舞人心的宏伟蓝图,引发了现场代表委员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记者注意到,这些掌声中,与民营经济相关的占比尤多。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广东厚植“沃土良田”做优营商环境,让更多“阳光雨露”滋养民营经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魏丽娜

  报告摘要

  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

  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为企业经营降成本、提效益。

  要努力打造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成本、强信心、添活力。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报告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广东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少代表都表示备受鼓舞。

  “报告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半壁江山’的地位,毫不含糊地鼓励民企发展壮大。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信心。”听报告时,省人大代表、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非常振奋,他表示将继续发扬广东敢闯敢试的基因,努力向前奔跑。

  民营经济自身努力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更多实招,让民营企业走向更好的春天。

  国家出台“民营经济31条”,广东省出台“民营经济30条”,下一步,如何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让政策利好实实在在地落在民营企业家身上,更需要政府从思想认识上、体制机制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政策才能够快落实、早见效。

  “都说‘信心比黄金贵’,在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时候,政府要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和精准的市场要素。”省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咨询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认为。

  为此,报告提出“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为企业经营降成本,提效益”、“要努力打造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成本、强信心、添活力”。增服务、降成本,是广大经营者的共同心声,也切中了民营企业的痛点,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让中小企业“办大事”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告提出,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遴选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新培育超2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让广东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凯认为,想要继续培养“小巨人”、单项冠军,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项目。

  民间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扎实稳住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持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提出:“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让民间投资投得来、退得出、有得投、投得好。”

  报告中诸多点名民营经济的部署,凝聚起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读到报告这些章节时,现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2个小时左右的报告,我的耳畔不断响起掌声。”王斌告诉记者,除了在一些句子的结尾,一些逗号的地方,代表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可见报告对于广东情况的把握非常精准,提出的措施也非常落地,特别是服务企业的措施。

  这些掌声是代表委员对过去一年广东高质量发展成就的点赞,也是大家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代表委员为民营经济支招

  更好为全省经济“撑腰”

  报告为民营经济谋划的蓝图,催人奋进,而谈起“民营经济发展”的话题,代表委员们同样有说不完的感想。不少代表纷纷为激活民营经济新的发展势能支招。

  “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在调研中,王斌发现,很多人工智能企业都提到了参与政府投标感受到“门槛”太高,“我建议破除政府采购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差别化门槛,降低包括商业业绩在内的多种限制,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王斌认为应该支持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和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建立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常态化跟踪分析机制,有利于为不同企业阶段、不同赛道的企业提供精准的要素支持。

  “资本、数据、市场等要素和人才是互动且相互关联的。科创离不开人才,‘人才密度’决定‘创新浓度’,人才表现才是企业最终竞争力的体现。”省人大代表、云从科技副总裁姚志强表示,初创企业需要“钱”,但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较难获得大额的资金支持,进而增加了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压力,因此只能保持较低的人才密度,人才优势不明显。同样,数据对于人工智能企业也格外重要,这好比“厨师做菜”,需要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厨”,也需要在市场中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数据,拿到“食材”,才能做出一道“好菜”。

  针对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有委员带来了建议。

  “广东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区域化、碎片化的趋势,民营企业面临不少挑战。”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丘育华认为,增强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承接能力,把粤东西北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产业拓展首选地和先进生产力延伸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州日报2024广东两会·热话题A3让更多“阳光雨露”滋养“枝繁叶茂” 贾政、魏丽娜2024-01-26 2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