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现场宣布了广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开展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增泊位优服务、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等项目成为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为何这十件民生实事能成功入选?多位市人大代表表示这十件民生实事应群众所盼所求,办好就业、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作林、申卉、刘春林 见习记者杨壮
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
推进垃圾收集、转运站治理和改造升级,建设绿美广州
开展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升食品安全应急检验技术能力
建设认知障碍(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推动我市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
增泊位优服务,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水平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
推进学校建设,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
应急救护培训提质扩面,编织“救在身边”安全网
加强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全市通办”让群众少跑腿 照护床位托底特殊老人
群众、企业在办理一些政务服务事项时存在多头跑、来回跑、办事慢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广州给出的答案是政务服务“全市通办”。
“政务服务‘全市通办’成为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大幅度减少群众办事跑腿的情况。”广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热线管理处处长史文昕介绍,以后群众和企业办理政务事项无需跑到指定的辖区大厅,只需就近选择服务点,即可办理跨区域事项。
史文昕表示,为了实现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从三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构建“全市通办”业务规则,让各区各部门都遵循统一的通办规则提供服务;二是深化“全市通办”事项标准,对于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高频事项必须纳入“通办”;三是打造“全市通办”业务枢纽,全面贯通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政务服务机构系统,让“通办”信息流再无障碍。
老有所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认知症照护也日趋复杂化、专业化、广泛化。”广州市人大代表、黄埔区文冲街文冲社区服务站副站长曲英表示,“建设认知障碍(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推动我市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入选回应了当前认知症床位缺少、专业团队力量不足、家庭无法照顾失智老人的现状,将有效缓解广州市在应对失智老人照顾中存在的困难,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养老机构在认知症领域高质量的发展。
“此举体现了广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决心,也彰显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理念,营造了关注、关怀、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曲英表示通过这项民生实事的实施,广州市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并带动养老服务业向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进而促进全市养老机构的高质量建设,提升整体养老服务水平。
增泊位优服务 助力破解“停车难”问题
停车难看似小问题,却考验城市治理大学问。今年,“增泊位优服务,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水平”入选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引发代表们的广泛热议。
广州市人大代表、黄埔区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总监张茜坦言,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停车难和行车难”是一个共性问题。开得顺畅、停得方便是市民的热切期盼,该项目入选十件民生实事,反映了民生实事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该项目的实施将缓解老城区泊车困难的情况,减少乱停乱放行为、局部拥堵。”她认为,此举将为群众进城办事、就医购物提供巨大的便利,能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对于“增泊位优服务,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水平”项目,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联席会议主席徐嵩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增加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保障充分的车位供给,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我相信,该项目的落实将大大满足市民的交通需求,更好地破解‘停车难’问题。”
加强校外服务和引导
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由学习压力、家庭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压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的成长。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显得尤为迫切。就此,广州提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一区一阵地”“一区一队伍”,深化“青少年心理咨询公益行动”。
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中,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让广州市人大代表、珠村实业有限公司党建办助理潘映珊眼前一亮。她认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关注。在面对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时,青少年、大学生个体应对压力的方法可能存在不足,如果不及时调整和控制,这些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将影响个人成长。潘映珊表示,通过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能够形成家校社三方的有效联动,共同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让学生在温暖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发力。”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穗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淑菁长期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她认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项目有助于推动家校社形成联动机制,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认知水平,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