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武汉电 (记者侯文坤)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梅刚华研究员团队研制的新型铷原子钟,秒级频率稳定度指标首次进入E-14(百万亿分之一)量级。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仪器与测量学报》上。
梅刚华介绍,频率稳定度是原子钟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原子钟的计时精度。铷原子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原子钟,广泛用于卫星导航、通信、电力、金融等领域。目前商用铷原子钟秒级稳定度在E-11到E-12量级水平。
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铷原子钟原理样机,测量结果显示,原子钟的秒级频率稳定度为9E-14,百秒级频率稳定度为9E-15。
梅刚华介绍,此次技术突破,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铷原子钟技术的领先优势,对发展高品质微波振荡器技术和研制新一代北斗系统星载原子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