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糖心”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30日 米丽宏

  糖为心儿,三角为形。糖三角这个名儿真是形神兼备。贫穷年代的孩子以及嗜甜的人们,心念所系的,正是三角攒聚的那一窠“糖心”。糖三角的主题在那里,底蕴在那里,升华也在那里。

  糖三角不同于包子,里面馅儿,外面皮儿,“皮薄馅大”方为上品。糖三角的心儿和皮儿平分秋色,甚至那一小窝糖液,只是画龙点睛。几口过后,红色的糖液露出端倪,淡淡的糖香溢出一点。掰开看,一汪赤红深沉的糖液静静泊在那,一眼看不透的浓烈,似华彩乐章不期然出现。“吱”一声吸进口,任由糖液抵达舌面,于口腔四壁的味蕾缓缓浸润,再入喉入胃,呀,真甜哪,身体内外好似响彻一曲华美的天籁。

  长在北方的我,小时候吃甘蔗不多,但从糖三角里,品咂到那种天然的糖之香,就如甘蔗的原味吧。那糖液黏而稠,厚而亮,润而醇,绵而密,浓郁而清美。

  吃一枚糖三角的过程,就这样充满了乐趣。从吞下“一角”的铺垫,到一口续一口的期盼;从甜意初现,再到糖液缓缓入口,甜透身心,一直甜到忧伤……糖三角里的糖,演绎到了年华灿烂的节点。然而,此刻,甜所能唤起的味觉体验,却未抵达极致。当手里的糖三角已然吃去一大半,在面多的地方,掰一块没糖的,去余下的糖窝里蘸些糖汁送入口中。素朴平淡的面之香与强悍浓郁的糖之甜互相复合、交融、补充,面团的微微弹力与糖液甜蜜的热力合于一处,真是滋味悠长。

  糖三角,很多年没吃了,一是这种年代性的吃食,已跟不上当下的健康饮食观念,对于高糖,我们避之犹恐不及。二是中年之“糖”与少年之“糖”的心理感受,已发生不易察觉的质变。少年眼中那代表着“快乐、阳光、爱情、充沛、自然、活力”的糖,在中老年眼里,词义渐渐暗淡,甚至萎缩为健康上的一种禁忌。

  似乎已经忘记,却又时时想起。儿时糖汁涌流的糖三角,将一种滋味楔入心里,成了永远的念想和美好的记忆。   

  (米丽宏)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A15三角“糖心” 米丽宏2023-12-30 2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