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北京路人流如潮。(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广州荔湾上下九迎春花市 图@视觉中国

广州人的年,是从逛花街开始的。图@视觉中国
近日,春节(农历新年)被正式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而在广州,如何让过年更有年味、更多精彩?
年味更有味,邀您来添味。11月起,广州日报发起“今年花市怎么办”意见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广州过年“金点子”。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网友的强烈支持和欢迎,围绕行、俗、庆、食、游、商、演、文等方面引发了广泛讨论,收到了众多来自各界的建议意见。参与活动的市民网友中,不乏“00后”“05后”年轻市民,也有年过六旬、对花市饱含情感的“老广州”,有以花市年味为论文课题的大学生,还有在广州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研究的专家。
近两成受访者建议延长时间、超三成建议恢复烟花汇演、近半提出打好民俗牌……市民网友的畅所欲言带来了一个个创新的年味“金点子”,一起去看看哪个好声音“戳中”你的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超
觉得花市“逛不够” 近两成受访者建议延长时间
2024年广州传统迎春花市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据早前公布,全市11个区已初步确定花市的举办时间、地点及规模,2024年花市活动将延长举办时间并扩大规模。其中,天河花市活动延长3天(2月4日至9日),越秀、荔湾、白云延长1天(2月6日至9日),花都、番禺、南沙、从化花市活动时间为5~7天不等,海珠、荔湾、天河、南沙花市档位数将比去年增加1倍以上,花市规模大幅度扩大。
从意见征集情况来看,不少市民有相同的期望,近两成受访者建议延长花市时间。“除夕后可以设置一些小规模较集中的花市点位”“让上班族在下班或放假时间也可以去行花街”“最好开到年初七”“可在大型广场或公园举办小型花市贯穿整个正月”……有的市民还建议花市可以延长至除夕后。
市民陈女士也希望花市能延长开放时间,除了增加开放天数,她还建议花市期间加强错峰引导,避免人流过于集中在夜晚,减轻夜间管理难度,增加行花街体验感。“同时公交地铁同步配套延长运营时间,方便市民下班去逛花市。”她还提出,希望在花市结束撤场后牌楼可继续在春节期间放置,让市民游客打卡拍照。
游园、活动、演出……市民给花市互动出点子
如何给花市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是市民讨论的焦点之一。为此,受访者提出了不少有趣的点子。
“00后”黎晓莹建议在花市中组织游园会,“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逛游园会,但是慢慢长大后游园会这个形式越来越少见,如果能在花市上举办游园会,或许会是一个爆点。”她还提出,集章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交玩法,在花市非遗文化主题摊位上加入游戏或答题元素,参与者答对即可获得印章,印章满一定额度后即可兑换小礼品,“想必也会很好玩!”网友@江酥饼也有类似的想法,他建议可组织创意市集,并同步开展展示历年花市的主题展览。
增加演出活动也是较多市民提出的意见。市民王伟祥提出在花市搭建小舞台,邀请民乐队进行弹奏表演。网友@王先森则建议在花市中植入cosplay、弹唱等年轻元素。
有的市民则从组织互动传播活动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市民王先生建议在社交媒体上开展花市短视频创作大赛,让年轻人参与进来,提升传播力,同时积极与大湾区城市形成花市联动,进一步提升广州传统花市的影响力。市民黄小姐则提出,可在花市现场每天组织开展插花比赛。网友@卢卡则奇思妙想地提出结合流行的社交互动模式,将花市打造成一次“寻宝奇妙游”主题互动游戏。市民侯小姐则认为可以举办花王评选大赛,让前来逛花市的市民投票评选各摊候选花卉,最终决出花王。
对烟花念念不忘
超三成受访者建议恢复烟花汇演
陪伴广州人18年之久的焰火晚会在2013年正式停办。从意见征集情况来看,不少市民对这一童年记忆念念不忘,有超三成受访者建议恢复烟花表演。“可考虑分散区域小规模燃放”“在周边区域重新划分禁燃区域”“允许周边民宿等燃放烟花带动旅游消费”……市民纷纷为烟花燃放提出建议。
来自广州的“90后”李惠芬是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她在征集活动中也提出了对恢复滨江烟花汇演的建议,“白天逛花市,夜晚赏烟花,以此促进夜间经济。”她还提出可尝试增加篝火亮灯开年仪式,营造广州独一无二新春跨年仪式感,并借助全程直播的形式,面向各地市民网友,打造一年一度的广州过年仪式。
目前,番禺区已发布通告确定全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范围,规定部分区域限时允许燃放CD级烟花爆竹。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早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重新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
盼更有烟火气
近半受访者建议打好民俗牌
春节也是文化的大舞台。在参与征集活动的受访者中,近半提出了与传承发扬民俗文化相关的意见建议。
今年52岁的李新华建议把花市与“年末看大戏”传统相融合,推出“逛花市,看大戏”的岭南贺岁迎春特色活动,一是结合越秀花市与南方剧院相邻的特点,实现花市和看戏的融合;二是在天河区等其他各区花市中,可以留出空间搭舞台演粤剧戏曲,把“逛花市,看大戏”打造成有广州特色的大型传统迎春节目。市民钟小姐同样提出这样的建议,她表示可考虑增设粤剧表演舞台,花市期间可每天安排午场与晚场两场,适合家长带小朋友前来研习观看。
“舞狮舞龙”同样是市民意见中的高频词,近两成受访者均建议春节期间在街巷、在社区、在村落等可以上演更多的舞龙舞狮等广府传统节庆表演。网友@Ya还建议,在广州有条件的村落社区,可相应在春节期间开展掷彩门、舞狮、舞龙、舞麒麟等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写春联、画年画、剪窗花、花车游、汉服秀、观飘色等传统民俗都多次出现在市民的意见建议中,不少还希望在春节期间的街头巷尾举行,以此增加热热闹闹的城市烟火气。由此可见,进一步在春节期间发扬传统民俗,借此注入更多年味,成为市民的普遍共识。
期待春节买买买
近两成受访者建议派消费券
临近春节消费旺季,近两成的受访者明确建议可以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刺激春节消费,增强春节期间广州市场活力,让市民游客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春节期间的文旅消费体验?市民网友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市民李先生表示,建议打造具广州特色的美食和游览街区,在春节期间选择适合的位置改造为“年代街”,进驻广州老字号餐饮,街区中设置具广州特色的打卡点,如粤语标语牌、沿路摆放具有年代特色的物件,如花轿、黄包车、地铁车厢等道具,同时适当增设售卖文创产品、怀旧品牌汽水零食等,既可让游客了解广州变迁、拍照打卡,又可以品尝美食,有效传播广州文化,增强本地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游客。
市民王先生则建议,在春节期间将花市和“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相结合,开展春节“CITYWALK”活动。“例如,荔湾花市在荔湾路,离荔湾涌、陈家祠都不远,西关是‘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的密集分布区域,粤味探悠线、西关小筑线、街市揽胜线等经过恩宁路、龙津西路、逢源路、泮塘路一带。又如,海珠花市2002年后搬至滨江路-宝岗路,而丝路遗风线穿越越秀、荔湾、海珠三个城区,也经过了滨江路。”王先生建议,将花市与城市漫游融合,可以让市民游客更接地气地认知城市,助推花城品牌。
征集好声音
近20%受访者建议延长花市时间
超30%受访者建议恢复烟花汇演
近50%受访者建议弘扬春节民俗传统
近20%受访者建议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刺激春节消费
部分市民建议
花都作为广州市传统花卉主产区之一,建议可以策划开展“花仙子巡游”等花卉主题巡游活动。
——市民黄小姐
从花市到元宵节广府庙会,再到全月的花色春景,建议可以将正月围绕春天主题进行系统的包装策划。
——市民王先生
在花市或者步行街开展春节民俗手工小课堂,主要教学剪纸、春联等,可以让大家学习到传统技艺。
——市民张钟玲
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在更多条件允许的街道办小型花市,让年味和热闹的氛围传递到更多角落。同时也可以多推出一些街头活动、露天演出,体育场馆举行一些大型音乐会,让城市在新年里也有更多“烟火气”。
——市民李先生
“添味”高频词
花市如何更有味?
1 延长时间
2 花市舞台
3 民乐表演
4 粤剧表演
5 举办游园
6 花市展览
7 保留牌楼
8 花市短视频创作大赛
春节如何更精彩?
1 恢复烟花汇演
2 消费券
3 灯光秀
4 无人机表演
5 过年美食街
6 春节“CITYWALK”
7 惠民文艺演出
8 篝火亮灯
民俗如何更有活力?
1 花市唱戏
2 舞狮舞龙活动
3 街巷装扮
4 春联剪纸小课堂
5 汉服秀
6 花车巡游
7 飘色巡演
8 过年小吃小课堂
9 掷彩门
10 过年歌曲
(注:根据市民网友提交意见建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