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关键力量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24日

  (上接1版)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由点到线、再到面,最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数交所所在的上海自贸区是中国首个自贸区,既是中国深层次改革的开路先锋,也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

  10年来,中国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仅今年上半年,自贸区就贡献了中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

  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中国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共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密集推出各项旨在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举措,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身”。“绿色”“低碳”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碳达峰和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

  1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开创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投洽会等新老展会日益壮大,加快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

  10年来,中国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缩减负面清单,提振外资信心。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庞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为全球产业链提供广阔的需求空间。

  “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对外开放,对国际经济循环、世界产业升级、全球化体系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说。

  当下的中国,“十四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理论支撑。

  在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经济特区深圳,“前海”是其“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从全国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到内地首家港资控股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这个“特区中的特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对外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展香港发展空间。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离不开深化改革开放。这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明确信号——在开放的中国开拓市场和寻找合作伙伴,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

  本月初在广州举行的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坚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抵御逆全球化潮流、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坚实保障,“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中国正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对接,才能建设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国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好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有机构和专家学者预测,全年经济增长5.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

  “合理的增长速度和高质量发展对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再平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将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刘守英说。(参与采写:赵瑞希、贺小童)

广州日报要闻A2中国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关键力量 2023-12-24 2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