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立”与“破”,把准“稳”与“进”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谈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夏振彬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

  “稳”与“进”,稳是大局和基础,稳得住才能进得了;进是方向和动力,只有不断地进,才能提高稳的水平。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立”与“破”呢?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破与立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过去,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意指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强调“破”的首要性。此外,有破有立、破立并举,均是“破”字在前,皆含有先破后立的意味。而先立后破,顾名思义,先立新,而后再破旧。顺序调整,意味深长。

  事实上,先立后破并非新提法。早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为何要先立后破?举一例可见其精髓。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谈到推进“双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这一形象的比方,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先立后破的极端重要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刻领悟、准确把握“立”与“破”、“稳”与“进”的辩证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深刻认识先立后破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题中之义。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所体现的正是稳中求进的定力和魄力。“立”,给人以一种支撑感、安全感,有了“立”就有了底气、有了保障;后“破”,才能更坚决、更彻底。先立后破,核心是“稳”,求的是“进”,兼顾的是当前与长远,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未立先破”带来的风险和阵痛,确保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要深刻认识先立后破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此,坚持系统观念至为关键。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一些领域“破”得太快,“立”的方面相对滞后,则矛盾风险叠加;有的在培育新动能上“立”得好,但仍难以补上传统引擎被“破”之后留下的空当。事实证明,破易立难,先破后立往往负面影响过大,有时比不“破”还麻烦。而先立后破,要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体现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这是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是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

  要深刻认识先立后破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坚持先立后破,对于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应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挑战,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先立后破,不只针对某项具体工作,而是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推动改革、转换动能,都应坚持“立”在“破”前,统筹兼顾、有序衔接,避免未立先破、破而不立。比如,产业优化升级要做好衔接与切换,在新动能尚未成势之前,不宜对打破旧动能、旧业态等操之过急。再如,城中村改造,并非一改了之。系统研究解决“钱从哪里来、地要怎么做、人到哪里去、产业怎么办”等问题,正是坚持先立后破的具体体现。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越是关键时期、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悟透“立”与“破”、把握“稳”与“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行稳致远。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广州日报评论A4悟透“立”与“破”,把准“稳”与“进” 夏振彬2023-12-19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