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者说

“一人户”比例逐年增加 专业人士:可以独居不要“独活”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18日 冯秋瑜

有的人享受独居生活的自由,有的人则担心独居会面临意外状况。(@视觉中国)

Lulu独居多年,她表示很享受当下的状态。

老人多参与社会交往,可以减少独居的孤独感。

  一个人生活,意味着可以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但也必须直面“孤独”这一人生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近日,年仅57岁的演员周海媚的离世让喜爱她的人们心痛惋惜,据报道这些年她一直独自生活;此前,美剧《老友记》中“钱德勒”的扮演者马修·派瑞被发现独自一人溺亡在家中浴缸内,终年54岁……除了知名人士,普通人独居发生意外的例子也是时有发生。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独居人群都在上涨。哪些人会选择独居?独居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让独居者生活得更安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除署名外)

  近一亿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

  主动或被动独居 青年和高龄老人是“主力”

  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我国“一人户”占比逐年攀升,2000年为2.52%,2010年为6.68%,2015年为13.15%,2019年增加至18.45%。据粗略估计,目前有近一亿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从年龄分布来看,青年人和高龄老人是独居的两大“主力”。

  有学者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独居的原因大不相同。在单身人群中,30岁以下年轻人基本是未婚单身,30岁到39岁中也有七成以上是未婚单身,40岁到49岁中45%是离婚单身,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大部分则因丧偶而单身。

  记者在某社交APP的“独居者联盟”小组发现,自从2019年9月创建以来,该小组成员已达6.6万余人,按照独居时间长短,“独居1年内”“独居1~3年”“独居3~10年”和“独居10年以上”的网友们在各自的圈子里倾诉着独居的酸甜苦辣。从这些独居者的感受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主动独居”和“被动独居”两种,在“主动独居”者们看来,他们喜爱独居的生活自由。

  今年30岁的Lulu(化名)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广州独居,陪伴她的还有她的猫。她对记者说:“从离开父母以后,这几年我谈过几次短暂的恋爱,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生活,每天忙着上班、运动、刷剧,不上班时可以赖床,偶尔也会觉得孤独,但总的来说,一想到跟不合适的人同居,或是结婚后面临未知的复杂状况以及养育孩子的压力,我就更加享受当下独居的状态。”

  而已独居十多年的林荷(化名)则属于因离婚而“被动独居”,今年46岁的她其实一直期盼着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归宿。“一个人住,最难过的是晚上,找不到人说话,常常会因孤单而失眠。”林荷父母跟她不住在一个城市,此前很反对她离婚,甚至对她发过很大的火,随后她与父亲、母亲两边的亲戚也都不怎么来往了,就这样过上了独居生活。

  工作日里,林荷一个人上下班,有一两个偶尔联系的朋友,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社交了。“原来还想贷款买个房子,但只是自己简单生活的话,买房似乎也没有必要。未来的生活,我也不知道会过得怎么样,觉得自己像一艘漂泊的船,在大雾中一圈又一圈地打着转。”

  独居生活的挑战

  孤独、疾病和意外 担心小状况变“大问题”

  在采访中,不少独居人士都向记者讲述了独居生活面临的几类挑战,其中最常见的是内心的孤独感。林荷说:“尤其最近寒潮来了,夜晚太安静的时候就会深刻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记得我外婆还在世时,总是每天坐在门口,盼着有人能来看望她,如今我越思念外婆,也越活成了外婆的样子。如果有个人在自己身边,或许能少一些寒冷,可是眼下实在是没有。”画画也好、写作也好,林荷想重拾自己当年的兴趣,但她仍然盼着自己的兴趣能有人一起分享。

  “现在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似乎很难将就,宁可自己生活。”今年29岁的刘香(化名)也告诉记者,大部分时候她享受独居的自由,然而到了晚上睡觉时还是会没有安全感,担心要面对一些突发状况。

  而在“独居者联盟”小组中,也有人倾吐着“出门困难”“一周不出门不说话后觉得嗓子发声有困难”“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被邻居欺负感到孤独无助”等挑战,然而最让独居人士担心的还是疾病和意外。

  去年11月底,时年30岁的独居人士陈华(化名)因突发心梗离开人世。陈华的朋友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状况:“当天半夜11点半左右,120接到了陈华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头痛、心脏不舒服,在120的询问下他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可是住址只说了个小区名就没有声音了。120判断陈华病情危急,应该是说不出话来了。然而当时还是无法确认他究竟在哪里,120立即联系派出所帮忙查询,派出所辗转通过房东确认了陈华所在的出租屋地址,然而等120赶到陈华住处时已经过去了1小时,没能把他救回来。”

  “以前,大家更多关注老年人独居的风险,现在很多中青年人也喜欢独居,其实一样有风险。”在采访中,不少人都表达了对自己或朋友独居生活安全的担忧。而除了突发疾病,普通的意外状况对于独居者来说也可能成为“大问题”。比如前年除夕,26岁的小杨(化名)一个人留在外地过年,但她晚上洗澡时卫生间的门锁突然坏掉,她意外地被“反锁”在里面,在随后漫长的30个小时里,她不仅与饥饿抗争、靠自来水维生,还要敲击卫生间里的水管求援。幸而到了第三天早上,住在楼上的邻居听到了小杨敲水管的声音和呼救声,这才找人把她解救出来。

  独居者在为未来打算

  从朋友、邻居中发展“搭子” 日常相互照应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初婚年龄推迟及离婚率的增长,中青年群体的单身比例也逐渐攀升。统计发现,从2000年到2015年,40岁到49岁和50岁到59岁两个年龄段的单身人群中离婚的占比都有了明显增长。而随着年龄增长,社会上女性单身比例超过了男性,50岁以后的女性单身比例更高。

  此外,老人独自久居家中,智力会加速衰退,也会增大失能、失智、意外死亡的发生概率。据民政部2022年披露,目前中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比例甚至高于70%。对个人而言,在年轻时独居可能过得很精彩,但到年老后却“潜藏危机”,像重病后无人护理,甚至孤独离世等情况,也会让一些独居者感到不安和恐惧,不少人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

  45岁独居多年的小麦(化名)原本挺喜欢这份自在,只是随着年龄渐长,青年时代的很多兴趣也淡了。“原来的朋友基本都是有家庭和小孩的,生活的重心无一例外都放在家里,我就在想,能不能找到几个跟我境况相似的老闺蜜,日常聚会聊天,一起过节,到老了都还单身的话,大家可以搭伴养老相互照应。” 小麦表示,真要遇上能够搭伴养老的闺蜜,还得看三观、性格、人品、习性等。她准备先从身边的朋友、邻居和各种“搭子”开始物色,慢慢找到投缘的人。小麦随后在群组里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本人女,45岁,平和包容善良三观正,如果同城的你(女性,最好40岁以上,单身或离异无小孩)有相似境遇和想法,不妨认识相处看看。”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以往大部分独居去世者都是被同事、朋友、邻居等最先发现的,如打电话长期无人接听、邻居听到当事人家中电视连续播放好多天等。针对这些状况,如何更好地发挥朋友、邻居、社区的作用?发展“搭子”或许是应对独居安全风险的一条路径。

  可“独居”但不要“独活”

  保持社会交往 完善社区服务

  资深心理专家梁红认为,从心理学角度,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独居,都是潜意识的选择。“真正享受独居生活的人心理是很强大的,他们能够对抗孤独,可以在独处时安于孤寂,能够沉得下心跟自己相处。但这的确是比较高的境界,非常不容易。”

  梁红介绍,当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又独自生活时,经常会陷入一种被排斥、被遗弃的“受害者情结”中,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下,就会形成抑郁,蜷缩在自己内在的“不够好”“不够完美”“没有做到”等自我攻击当中,到最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即使是独居,但如果能够保持社会交往,经常出去建立一些社会关系,即便出现意外时,至少懂得去打电话求救。不管独居还是群居,最重要的是心理必须健康,当生病或孤单时懂得去求助。总之,可以独居,但是不要切断与外界的关系,否则就容易陷入自闭。”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涂炯认为,在一个居住空间里,“遇到困难没有可以立刻寻求帮助的人”是独居的风险所在。“但我们不能把独居完全当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对独居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他们愿意选择的更理想、舒适的生活状态。”

  怎样才可以让独居者更好、更安全地生活?涂炯表示,这首先涉及到智能设备的使用。例如防跌倒手环、手表,可以测量佩戴人体位的变化,如果佩戴者跌倒了就会自动报警,关联到紧急联系人等。其次则是社会服务。普惠性的社会服务需要联动医疗和非医疗相关部门,如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更多关注独居者的生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的服务递送,协助年老独居者的疾病管理等,让独居者可以在家里更安全地生活。“多方面一起努力,有助于让独居者生活得更加身心健康,人身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广州日报深度A14独居者说 冯秋瑜2023-12-18 2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