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走亲戚吗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09日 李世勇

  老韩是我在城里的老友, 去年秋天,老韩91岁高龄的母亲去世。前两年,老母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病,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嘴里时常喊他“王会计”。王会计是老韩老家村子里的老会计,在村子里算是德高望重的人。

  老韩把老母亲安葬在老家。那天我也去了,老韩抱着母亲的骨灰盒走在前面,臂戴青纱的老乡尾随在后面,长长队伍里,大多是老韩家的老亲戚们。办完母亲的丧事后,老韩宴请了亲戚,感谢他们多年以来的走动关照。老韩从天津回来的儿子,在宴席上心不在焉地埋头刷屏。老韩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天津结婚成家。好脾气的老韩有些不悦,他示意儿子去给这些老亲戚敬敬酒,儿子却始终不搭理,眼神里是冷漠的光。

  老韩送儿子到机场,嘱托儿子,爸也快老了,你要跟这些亲戚家的后辈们多往来,把我们的关系延续下去啊。儿子嘀咕了一句:“爸,我可想不起他们是谁谁谁了。”

  望着儿子乘坐的飞机隐入云霄,老韩的心也一片迷茫。这些家里的老亲戚,或许会在儿子这一代断裂了。儿子出生在城市,先后搬了3次家,从一条街道搬到另一条街道,老韩跟我感叹,儿子这一代城里人,心里面不像咱们,没有老家概念,城市里的迁徙,或许是没有根须的。

  老韩心里寄托的老家,是植根在中国人血脉里乡土意义上的老家。每到年关,老韩凝望着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的人,倦鸟一般奔赴到老家过年,心里就感慨不已,有老家可回的人是幸福的人。

  在老韩的老家,那些亲戚的关系俨如大山里的荆棘藤蔓,盘根错节地交错着。伯、叔、姑、婶、姨、舅、侄、甥……这些亲戚间的称呼,在老韩的儿子心里如一团糨糊。每当老韩给儿子诉说家史,厘清家里这些亲戚间的关系,儿子依然是满不在乎的神情,这些亲戚,儿子在心里是拒绝的。

  有一次,老韩的一个外甥,建了一个亲戚间同辈人的微信群,老韩的儿子刚被拉入群,就迅速退群了,他觉得心烦。一个表哥添加了老韩儿子的微信,他也在朋友圈里设置了屏蔽对方的状态,一年之中几乎没一句话的问候。

  但老韩是很看重这些老亲戚们的,特别是那些盘踞在乡下老家的亲戚们,他们在深山里发出植物一样的幽兰之香,慰藉着老韩思乡的心肠。今年秋收以后,老韩吃到了一个远房婶娘家送来的新米,米粥上浮起一层黏稠的米油,吃上一口,沁人心脾。一年之中,老韩的家里,总有滴淌着老家露水气息的蔬菜瓜果堆满厨房,那是老家亲戚担着筐子送来的。在这些浸润着老家山水的食物里,老韩也建立起与故土根深蒂固的关系。

  每逢这些亲戚家有婚丧嫁娶之事,只要老韩知道了,就会随上一份礼。老韩说,这是一种古风漫漫的礼仪。今年夏天,一个亲戚家的孙子考上了大学,老韩得知他家困难,驱车回乡送上5000元作为一份心意,亲戚拉着孩子感谢不已,老韩道:“我们是亲戚啊,亲戚有事帮个忙,应该的。”但令老韩心里惴惴不安的是,像他们的儿孙这一辈,已经对这些亲戚间的往来越来越淡漠了,乃至拒绝融入。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了。”老韩有次召集亲戚的后辈们聚餐,好不容易凑齐了,但一眼望去,全是看手机的“低头族”。开饭后,老韩举杯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话,大意是希望他们延续上辈关系平时多往来,有事相互照应,不料几个不耐烦的懒洋洋的后辈却“扑哧”一声笑了。其中一个年轻人说:“表叔,我们整天都忙忙碌碌的,哪有闲心来走动啊。”饭后,老韩还准备和后辈们好好聊聊,但他们连一声“拜拜”也没说就四散而去。老韩垂下了忧伤的头颅。

  前不久的一天,老韩邀约几个城里乡下的老亲戚闲聚,他有些着急地说,我们这一辈人快要老去了,得想想办法啊,让我们的后辈把关系延续下去,保持常走动多往来才是。几个老亲戚也附议道:“是呀,是呀,以后我们走动的时候就多带着这些小的,亲戚亲戚,常走常亲。”

  (李世勇)

广州日报文化·闲情A7你还在走亲戚吗 李世勇2023-12-09 2 2023年12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