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轻工集团华糖公司智能立体仓(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周伟力、张露
技术改造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最关键的密码,也是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关键工程之一。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技改十条”),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
记者注意到,“技改十条”是今后5年广东推动技术改造的重量级政策文件,突出对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对新兴产业开展技术改造。采访中,广东制造企业普遍认为,“技改十条”的出台将强化企业信心,突破当前发展瓶颈,促进产能整合与优化升级,鼓舞技术改造新上、快上。
强信心:
技改支持以政策性文件下发 鼓舞制造企业技术改造
“技改十条”提出,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扩大生产规模、软硬件一体化改造等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全省年均开展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达到9000家以上。
“‘技改十条’的出台,对制造企业转型是一大利好!”广州轻工集团属下广州华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华告诉记者,与以往补贴式的支持相比,此次技改支持以政策性文件下发,内容全面细致,有利于强化企业信心,将极大地鼓舞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万宝压缩机技改办主任曾映平表示,该政策的出台,对公司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提升企业技改投入的积极性,将增加技改的投入和加快技改项目的实施,为企业降低成本。
“当前压缩机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正进行产能整合,优化升级。目前公司内开展的技改配套基建项目各审批环节效率亟待提升,特别是企业燃气配套项目效率较低、进度较慢急需解决协调加快进度。”曾映平告诉记者,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也很大,特别是产品研发、制造工艺等高端人才的需求很迫切,目前急需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方式来吸引人才合作和入驻。”
实举措:财政金融政策细致全面 链主企业带动确保转型质量
“技改十条”明确,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重点产业加大支持。从具体举措来看,在金融支持方面,推行“政府贴息、银行让利、保险增信、租赁补贴、风险共担”的金融政策,2023—2027年力争引导不少于1000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省财政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予以支持。
黄志华坦言,华糖食品此前已经明显感受到政府的鼓励,但大多是投入技改后以补贴的形式发放给企业。
“‘技改十条’推行‘政府贴息、银行让利、保险增信、租赁补贴、风险共担’全方位的技改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细化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如果能够确保落到实处,将对企业产生实实在在的利好。”黄志华表示。
从“技改十条”支持的方向来看,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更加突出。“当前公司立足压缩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方向发展,但在资金、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难点和痛点,‘技改十条’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目前智能化转型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曾映平提到,特别是在环保审批方面政策的优化,可加快公司内部技改项目进度,投入后更快产生收益,赋能企业的盈利,进一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度和转型质量。
“以我们公司旗下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为例,目前正推动新能源注塑件技改项目,符合重点扶持方向,计划总投资在800万元以上,按政策最多可以获得160万元奖励。可以预见技术改造将在鼓舞下新上、快上。”广州工控总工程师王松告诉记者。
看前景:
用好“技改十条” 加速企业走向全面数字化
目前,华糖数字化业务已覆盖公司所有部门,80%以上的人员工作过程用上了数字化系统。“未来结合企业发展,我们还是会持续加大技改投入,计划明年投入3000万元左右,满足液态糖客户的需求,同时引入外国先进的过滤、除尘等设备,推动公司真正走向全面数字化。”黄志华表示。
“通过技术改造,广汽建成首个零碳工厂,这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我们会在旗下各个企业都要陆续打造零碳工厂,从零碳工厂来带动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低碳化。”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
“在‘技改十条’这阵东风下,我们作为上游方案供应商也将更有信心与客户一起,引入及落地更多前沿创新的方案及技术,并切实落地部署到我们的实际项目当中。”广州虹科CEO陈秋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已陆续完成了包括华为、南方电网等客户的自动驾驶传感器图像采集、高端机器人图像处理、工件质量识别等项目。
广东“技改十条”
强化技改工作理念
加大财政支持技改力度
引导金融支持工业企业技改
突出产业重点领域支持技改
开展以技术升级为导向的并购
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产业数智化转型
支持工业企业绿色低碳改造
加强技改人才培育和支持
加强技改项目资源要素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