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招牌”昏招,该反思什么

广州日报 2023年10月10日 陈文杰

  近日,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全市查处的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拼音招牌的案例引发关注。(10月9日四川日报微信公号)

  据悉,2022年6月,锦江区一地临街商铺招牌被更换成拼音字母。后有商家吐槽,换成拼音招牌后,生意受到严重影响。作为拼音招牌“始作俑者”的叶某、罗某,二人在负责商铺招牌优化提升工作前,未进行充分调研论证,而在接到群众反映后,也没有积极应对调整。典型之所以为典型,也是因其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作为,受到纪律处分,一点也不冤,当引以为戒。

  平心而论,想在招牌设计上别出心裁,巧用拼音作招牌的思路,不一定有错,比如陕西的“biangbiang面”招牌,正是巧妙地告诉外地游客这一地方美食名字怎么念,点餐时不至于尴尬地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但需要划重点的是,“巧用”的前提是“巧”。何为巧,恰到好处,方为巧。于招牌而言,说白了,就是对其提高辨识度有所帮助。而此次拼音招牌之所以惹争议,在其非但没有用巧,反而滥用“权”——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商家统一更换,而且标准还非得一模一样,结果自然是“丑得齐齐整整”“蠢得十分难看”,遭到群嘲也不足为奇了。

  “强扭的瓜不甜”,只要在决策前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就会明白所谓的拼音招牌既不符实际,也不得人心。毕竟,千篇一律的店面招牌,谈何美观。正如香港的霓虹灯招牌,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杂乱无章,但并无碍它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成为无数摄影师镜头下的经典画面。其实,在这些五光十色的招牌里,恰恰蕴藏着一座城市最朴素的烟火气。

  小小招牌,也蕴含城市治理的大智慧。店面招牌,在做好相关材质、尺寸等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预留更多空间让商家自由发挥、创作,更能展现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

  城市治理,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或许能从这次“拼音招牌”中得到更多警示。    (陈文杰)

广州日报评论A4“拼音招牌”昏招,该反思什么 陈文杰2023-10-10 2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