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平县退伍老兵为中小学生讲红色革命故事。

驻地部队官兵在连平开展义务献血活动。
文/谢世威、曾焕阳、邱绍远
图/连平县双拥办
自1994年以来,河源市连平县连续九届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当前,连平军地双方积极争取新作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以创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十连冠”及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为目标,推动新时代老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再创新辉煌。
连平县地处粤北山区九连山腹地,是革命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这里曾是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连平军民团结一家亲,先后开展过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连平县九连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众多革命英雄人物,诞生了无数红色革命故事,红色基因如今在九连山下深深扎根,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当前,连平县正努力推动“双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形成了“军地互动、联建联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
拥军组织体系坚强有力 双拥宣传氛围浓厚
连平县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首先将双拥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该县一直将双拥工作组织机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经费保障“四到位”标准作为一项重要原则长期坚持。该县坚持“五个纳入”:双拥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总体规划、目标管理、政绩考核、国防教育,与领导干部考核、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推动了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其次是组织机构体系不断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履职有力。连平县双拥办为常设机构,承办双拥工作日常事务,每年都有专项经费,有专职工作人员。再次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连平县军地之间建立和完善了军民联系制度、军地互访制度、信息交流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坚持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军事日制度,从制度规范层面为双拥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连平县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常态化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先进典型选树表彰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革命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结合国防教育月,每年定期举办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工作宣传等活动,全体民众受教育面达到99%以上。
用心用情排忧解难 支持部队成效明显
连平县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和练兵备战,协助部队战斗力提高,先后改造了县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和完善县武警中队围墙护坡等基础工程建设,并为驻地部队购置设备设施。
2021年,因为气候干旱,某部官兵用水出现困难,连平县投入150多万元专门打4口深井,缓解了部队用水问题。为彻底解决驻地官兵用水问题,县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瓮潭水库饮水工程,将部队供水纳入辖区居民饮水一并保障;电力部门积极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兼顾国防和军事建设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增加了专线车辆保障官兵及家属出行。2020年以来,有16名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全部安置到县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连平县在每年重大节日都会开展慰问驻地部队活动。4年来,连平共支出慰问金280多万元。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双拥在基层”等活动,充分调动爱国拥军促进会和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广泛开展慰问困难退役军人、烈士遗属等重点优抚对象,2020年以来,全县共计送慰问金、慰问品近300多万元。
连平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连平县爱国拥军促进会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连平的社会拥军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全县形成社会化拥军服务体系,拥军工作成效明显。县教育部门选派优秀教师到驻县部队进行授课辅导;县文广旅体部门支持援建军营图书室,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军地联谊活动;县医疗机构开设急诊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婚前检查;司法部门成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站。
驻军视连平为故乡 拥政爱民真诚务实
驻县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4年来,在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中共出动机械、车辆1000多台次,出动人员1800人次。4年来,在抗洪抢险任务中转移遇险群众8600多人,清理垃圾600余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此外,驻县部队大力支持驻地乡村振兴建设,先后投入约200万元作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驻地部队官兵先后与16个村、135户村民结成对子。4年来,驻县各部队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开展各种形式国防教育活动798次,参加人数达1.5万人次,其中参加活动的学生达7000余人次;全县接受军训的学生达1万余人次,青少年军校受训学生达3000余人次。
全面落实政策法规 依法依规抚恤优待
连平县全力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各项政策法规百分百落实。如今,全县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政策100%落实;各类优抚经费100%列入财政预算;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每年安置任务100%完成;军转干部100%安置;随军家属100%就业;现役军人子女100%安排在县内最好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上学。
目前,连平县在册重点优抚对象1893人。4年来,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物价上涨补贴190多万元,帮扶困难退役军人331户,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760多万元,筹集413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家庭实施“一拖三”购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为193名符合社会保险补缴条件的退役士兵补缴社会保险。
连平县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大企业、知名企业少,就业岗位选择性少。面对现实困难,连平加大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提升退役军人职场竞争力,每年召开至少两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做好企业和退役军人之间的“红娘”。因地制宜,以“兵支书”为抓手,扶持孵化一批军创企业,涌现了以内莞镇蓝州村“兵支书”余妙俊为代表的军创企业家,成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范例。2020年以来,连平有退役士兵288人,其中243人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参训率达84.3%。8名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安置对象安置满意率达100%。
军民携手合力共建 双拥活动成效显著
连平县有军民共建点17个,做到政治思想工作联做、社会公益事业联办、教育文化活动联搞、军地两用人才联育、社会文明新风共树。军地双方互学互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军民共建点多次被县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驻县部队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和法制创建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弘扬社会文明新风。2020年来,驻县官兵出动800余人次参与全县“创文”“创卫”等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今后,连平县将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加大军地共建力度,不断开拓双拥工作新局面,谱写军民鱼水新篇章。
专题